紅顏薄命,現實中的陳曉旭成了小說里林妹妹的翻轉鏡像,再次詮釋了這亙古不變的四字讖言——令人唏噓。
這讓人想起了那首著名的《葬花吟》——“天盡頭,何處是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濁陷溝渠。……一朝春落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顏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林妹妹艱澀生存的真實寫照。而如今的陳曉旭,不幸也落入某些人的眾口鑠金之中。
拋棄家財,有人說其是為了自我炒作,想達到一舉成名的目的;皈依佛門,引來一片惋惜之聲,似乎是人家做錯了什么事,更有大嘴宋祖德之流喋喋不休地稱其是意欲偷稅漏稅;命懸絲線,娛樂八卦記者圍追堵截的勢頭不減,挖掘出“三角戀”之類的東西;撒手人寰,居然還有人“諄諄”勸告世人,不能將林黛玉與陳曉旭劃等號,她并不像上天仙子那樣質本潔來還潔去,并質問她為什么不把億萬家財捐給貧困山區而是給了佛廟……
某些人或許是對的——從凡人到佛徒的陳曉旭并不能等同林妹妹。但他們也是大錯特錯的——且不說對別人的宗教自由、信仰選擇指手畫腳,是在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對一個生命瀕危者屢屢落井下石,以無聊者的無聊心態揣度陳氏的一系列舉動,亦被事實證明是十分可笑的。試想,處于癌癥晚期自知不久于人世的陳曉旭,還能拿生命、拿佛門、拿億萬家財來炒作嗎?她之所以選擇宗教歸宿,無非是一種傳統意義與文化意義上的自我救贖。正如賴大、劉姥姥不懂得欣賞林妹妹一樣,某些旁觀者正是在以賈瑞、賈蕓、賈璉的曖昧眼光在看待陳曉旭。
毫無疑問,余秋雨先生說得是對的,那么多的人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將唾沫星子無情地灑在一個無辜者身上——“這是在一個缺少信仰的時代,一群不知信仰為何物的人在評論一個開始選擇了信仰的人。沒有信仰的人顯得那么高人一等,議論風生,其實倒是真正的可憐人。”風刀霜劍嚴相逼,當流言肆無忌憚地流播之時,陳曉旭生命盡頭幻化出的“天盡頭,何處是香丘”之嘆,我們每個人也應對這個“流言時代”保持足夠的警惕。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