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雯雯三周歲時,我和丈夫下崗了,決定到深圳去打工。雯雯被送到鄉(xiāng)下爺爺奶奶家。那時她性格文靜溫和。
5年后,我們又回到了家鄉(xiāng),開了一家小店。
與雯雯“團圓”的第三天,她和同一條街道上的一個小男孩因為玩陀螺發(fā)生了爭執(zhí),雯雯雙手叉著腰,小嘴里不斷飛出一些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臟話。男孩回了她兩句,她就氣咻咻地撲上去,頃刻間,男孩的臉上出現(xiàn)一道長長的抓痕。他大哭起來。我走上前對著雯雯的小臉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正想教訓(xùn)她幾句時,不想她竟然躺在地上哭泣打滾表示抗議。
雯雯的“野蠻”行為接二連三發(fā)生,我苦心規(guī)勸,或拳腳加以“馴化”,結(jié)果卻都是白費勁兒。
我和丈夫經(jīng)過認真考慮,認識到應(yīng)該溫柔地“征服”女兒,并約定,不用嚴厲的語氣斥責女兒,不對女兒動手,一定要慢慢同化“野蠻女兒”!
兩天后的中午,我正在廚房里忙碌。突然,客廳里“啪”的一聲把我嚇了一跳,我急忙走進客廳。原來是雯雯把瓷茶壺碰到了地上摔碎了。還裝作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我發(fā)現(xiàn)她的眼睛里還是流露出一絲無法掩蓋的恐懼。我皺了皺眉,剛想斥責她,猛然記起我和丈夫的約定,于是,我一邊收拾著地上的碎瓷片,一邊柔聲細雨地說:“雯雯,沒事……”突然,雯雯啜泣起來,蹲下身子,替我拾著碎瓷片,爾后,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是故意的。”我心里閃過一絲興奮,不失時機地表揚了她的誠實。
幾天后,雯雯的老師來家訪,說雯雯在學校里,野蠻得讓老師和同學頭疼不已:寫字時,她故意撞同桌和鄰桌同學,或搖晃他們的桌子;趁同學不注意時,把膠紙貼在他們的衣服上……老師走了以后,我抓起墻角的掃帚就向雯雯的房間走去。丈夫見了,趕緊扯住我的衣角。
后來,我們來到雯雯的房間,我溫和地把老師來家訪的目的告訴了她。雯雯開始毫不在意自己的“野蠻”,還洋洋得意地說:“誰叫他們不聽從我!”我們剛對她進行說教,她就爬上了自己的小床,打了一個呵欠,語氣生硬地說:“我困了,你們明天再教訓(xùn)我吧。”我又來氣了,卻被丈夫拉出了房間:“也好,讓她一個人先想想。”
隨著我和丈夫和風細雨跟女兒交流的次數(shù)增多,我明顯地感覺到她的心理漸漸地有了變化。有一次,女兒將鄰居的一扇紗窗燒了幾個窟窿。我接到鄰居的“舉報”,晚上找女兒談話,女兒竟然低著頭向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趕忙鼓勵她,并說希望她不再重犯……”
半年后,我們的溫柔方案終于有了結(jié)果。一天晚上,我從店里回來。一進門,雯雯就像電視廣告里的小孩一樣,將一盆溫水送到我面前,說:“媽媽,你辛苦了,洗臉吧。”我真不敢相信,雯雯竟然能體貼地說出這樣沁人心脾的話,我的疲憊勞累一瞬間煙消云散了。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