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中部崛起,河南在中國必將處于一個新的歷史方位之中。這就要求我們在形象建設上要有一種高度的自覺,努力以一種自強和自信的心態正確地看待省際競爭與合作,建設一個自信的中部大省,一個美麗的中部大省。在推進文化強省戰略進程中,“軟河南”的建設勢在必行。但是“軟河南”的建設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順利推行呢?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庚香在八個方面的問題作了深入研究。
在推進文化強省戰略的進程中,我們必須重視“軟河南”的建設,重視提升河南的整體形象。而從根本上說,河南整體形象的提升,要求我們重視如下幾個方面:
建設“軟河南”,重建河南形象,需要我們有高度的形象自覺。河南在形象建設上的失誤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就是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在形象建設上缺乏自覺性。事實上,正是別人或外省的“取笑”、“笑話”,才使河南上下深刻體認到誠信、民主、法治、科學發展、和諧社會等治省理念的重要性,認識到尊重科學,尊重經濟建設的客觀規律、求真務實的極端重要性,認識到構建“軟實力”的極端重要性。當然,也正是在被別人“笑話”的過程中,我們才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形象建設上的失誤,從而深化了對建設“軟實力”重要性的認識。
建設“軟河南”,必須建立在河南實現科學發展的基礎之上。我們深知,形象是一個省綜合實力的外在體現,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塑造過程,它的發展離不開河南的“硬實力”作基礎。因此,解決河南形象問題的關鍵仍然是發展,特別是科學發展。我們始終認為,正是“窮”直接影響到河南的教育水平,正是“苦”限制了河南發展的條件?!皞}廩實而知禮節”,“ 財大才能氣粗”。河南在發展上不追求“氣粗”,但一定要追求“財大”。河南人要挺直腰桿,堂堂正正做人,關鍵還是要靠經濟建設這一“硬實力”做支撐。只有發展了,我們才能贏得尊重。
建設“軟河南”,需要我們發揮文化的優勢。建設河南“新形象”,關鍵取決于河南文化形象的打造。中原文化形象,實質上是中原人民心靈的對應物,是文化—心理結構的外在影像。正如維柯所言,“人類社會的世界無疑是人創造的,因此它的原理也就可以在人類心智的變化中去尋找”。但長期以來,由于我們滿足于“河南是一個文化大省”,“中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和搖籃”,“中原文化,歷史悠久,光輝燦爛”等一般性的描述,對河南的真實形象難有一個真實的洞察。事實上,河南如果能夠把文化品牌打好,對河南形象的提升將會起到巨大的作用。
文化是河南的比較優勢,可以率先借力,因此河南大省品牌的塑造離不開文化土壤和文化力量。我們堅信經濟社會發展決定文化的發展,我們并非“文化決定論”者。但是,我們同樣也堅信,沒有河南文化形象的改變,河南的干部形象,河南農民的形象,河南人的形象,河南企業的形象,河南產品的形象,甚至河南的整體形象也改變不了。因為,文化是“看不見的冰山”。因此,要重建河南“好形象”就要從重建文化形象開始,使“在河之南”成為一個美麗的符號,一個美麗的影像,把河南真正建設成為美麗河南,美好河南!
當然,發揮文化的優勢也要求我們要重視科學,特別是科技力量對河南形象提升的作用。這是傳統中原文化中最為缺乏的素質。老子、莊子等人對科技的反感,直接影響了科技意識在中原的普及。重道輕器的思想,使文化人除了擁有關于道的認識外,其余各個層面都被視為“無用之辯,不急之察”,“被棄而不治”(《荀子·天論》)。偶有一些發明創造,也往往“言其當然而不復求其所以然”(阮元:《畸人傳》卷4),“詳于法而不知其理”(王錫闡:《曉庵遺書雜著》)。更有甚者,專制、封閉、保守的文化氛圍還扼殺這些發明?!抖Y記·王制》說:“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毕鄠髦艹?,“齊肱氏作飛車,周公毀之”(《淮南子·汜論》)。鑒此,河南一定要注重在高科技的基礎上發力,努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并使之成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陳獨秀說得好:“無常識之思維,無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惟科學?!?/p>
建設“軟河南”,河南企業是主體。今日的商界,是形象決定財富;今日的企業,是形象決定命運。因此,河南企業一定要成為塑造河南形象的主體力量。事實上,“形象經濟會產生合理的夢想——欲望,人們在往外掏錢時,必須要以某種合理的形式證明花錢的合理性,同時,功能性產品必須要具有某種出自產品服務方面的感情上的吸引力”(《形象經濟》)?!靶蜗笥兄谕七M產品,建立當地和全球品牌忠誠度,并樹立公司內部與外部的企業聲譽。當連接過程針對的是個人時,盡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品味和興趣,有效的形象也可激發一些普遍存在于人們內心的東西。形象的力量源泉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確實有其共性,能夠跨越文化。這就是強大品牌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影響的原因”(《形象經濟》)。在上述意義上,河南企業作為塑造河南形象的主體,是為了整個河南的形象,但更是為了自己的企業形象和企業發展。
建設“軟河南”,關鍵是要“以人為本”,全面提高河南人民的整體素質。應當說,那么多優秀的河南人,是建設“軟河南”最為寶貴的資源。在歷史上河南有上千位歷史文化名人,當代河南更有文學豫軍、豫商、河南籍法學家群等集群式人物。我們要把這些河南籍優秀人物排列成河南方陣,讓他們成為河南形象的代言人,進一步提升河南形象。
要考慮引導輿論的有效性。近幾年來,河南在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被部分媒體給無限放大,特別是夸張放大,影響了河南美好形象的樹立。《河南人惹誰了》更是把河南的負面問題加以集中,成為推波助瀾的要素。在一定意義上,媒體的丑化使得河南形象落后,形象的落后又使河南經濟的發展、河南人民的精神追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此,如何處理與媒體的關系,正確引導輿論,是我們必須重視的一件事情。在這個信息時代、網絡時代,我們一定要勇于揭示事實真相,因為很多信息靠“捂”是“捂”不住的。否則,簡單地去捂、去蓋,只能見出我們的愚蠢。當然,對于媒體,特別是河南的媒體來說,《光明日報》趙德潤副總編的一句話很有意味,“登一稿不榮斃一稿不辱,勿說一稿無用,宣傳全靠一稿”;“吃河南之飯,穿河南之衣,莫道河南可欺,自己也在河南”。
建設“軟河南”,必須系統地塑造河南美好的形象,把河南形象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來做。這就要求我們一要借助專業的力量來為樹立河南的美好形象而創意,二是要依托民間的力量。就是說,在形象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形象再造過程中的核心問題:一是把亮點“放大”,二是讓丑點“歸位”。老子說得好:“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睂τ诤幽献陨淼娜秉c和局限性,我們既不要有意“亮丑”,也不要“自損”,而是要正視它、克服它。三是細節決定成敗。以“敬酒”為例,我們在酒文化這種事情上一定不能不拘小節。河南的“敬酒”受到很多外地人的非議,也應該與時俱進。過去我們總是用河南窮作解釋,說河南人好客,在酒很少的情況下,把好東西(酒)讓客人多喝,自己不喝,本是一種好的習俗。但在實現小康社會的今天,河南人讓客人先喝三杯而自己不喝在情理上就無論如何也解釋不通了,這就要求我們在酒文化上也應該與時俱進。因此,在形象塑造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細節的力量。
建設“軟河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進行持之以恒的努力。因為塑造河南好形象的關鍵是要建立“長期信任”。事實上,“創造給人以一時之驚喜或震撼公眾的形象并不難,但那不等于那些形象有市場”(《形象經濟》)。我們一定要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力爭用3至5年的時間能使河南在中部崛起中有一個好的聲譽、好的形象。
總之,“軟河南”建設,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而是河南實現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是維護河南人民利益的舉措。當然,塑造河南形象,要求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正常的健康心態,既不能在思想上過于敏感,也不能在行為中出現偏激,而應該“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我們不追求個人的形象工程,但我們一定要追求一個中部大省的美好形象。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