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一條河邊有這么一撮黏土。說來也不過是普通的黏土,質地粗濁,但它對自己的價值卻抱有很高的看法,對它在世界上所可能占有的地位具有奇妙的夢想,認為一旦時運到來,自己的美德終將為人發現。
頭頂上,在明媚的春光里,樹木正在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講述著當纖細的林花和樹葉開始吐放,林中一片澄澈艷麗時,它們身上所沾沐的無盡光輝,那情景,宛如無數綠寶石粉末所形成的朵朵彩云,輕柔地懸浮在大地之上。
花兒看到這種美景驚喜極了,它們在春風的撫摸中探頭欠身,互相祝賀:“姐妹們,你們出落得多可愛啊,你們真是給白日增輝?!?/p>
河水也因為增添了新的力量而感到高興,它沉浸在水流重聚的歡樂之中,不斷以美好的音調向河岸喃喃絮語,敘述著自己是怎么掙脫冰雪的束縛,怎么從積雪覆蓋的群山奔騰跑到這里,以及它匆忙前往擔負的重大任務——無數水車的輪子等待著它去推動,巨大的船只等待著它去送往海上。
黏土懵懵懂懂地呆在河床,不斷用種種遠大理想來安慰自己?!拔业臅r運終將到來,”它說,“我是不會長久被埋沒的。世間的種種光彩、榮耀,在適當的時候,會降臨到我的頭上。”
一天,黏土發現自己挪了位置,不在原來長期苦守的地方了。一鏟下去,它被挖了起來,然后和別的泥土一起裝到一輛車上,沿著一條似乎很不平坦鋪著石塊的路,運到遙遠的地方去。但它并不害怕,也不氣餒,而只是在心里想:“這完全是必要的。通往光榮的道路總是艱難崎嶇的。現在我就要到世界上去完成我的重大使命?!?/p>
這段路程非常辛苦,但比起后來所經受的種種折磨痛苦卻又不算什么。黏土被拋進一個槽子里面,然后便是一番摻和、捶打、攪拌、踐踏。真是不堪其苦。但是一想到某種美好崇高的事物必將從這一番痛苦中產生,也就感到釋然了。黏土堅定相信,只要它能耐心地等待下去,總有一天它將得到重酬。
接著它被放到一只飛速轉動著的盤子上去,自己也跟著團團旋轉起來,那感覺真好像自己即將被甩得粉身碎骨。在旋轉中,仿佛有一種神力把它緊緊摶捏在一起,所以盡管它經歷一切眩暈痛苦,它覺得自己已經開始變成一種新的形態。
然后一只陌生的手把它投進爐灶,周圍烈火熊熊——真是痛心刺骨——那灼熱程度遠比盛夏時節河邊的炎陽要厲害得多。但整個期間,黏土始終十分堅強,經受了一切考驗,對自己的偉大前途信心不墜。它心想:“既然人家對我下了這么大的工夫,我是注定要有一番錦繡前程的??磥砦也皇侨コ洚攺R堂殿宇里的華美裝飾,便是成為帝王幾案上的名貴花瓶。
最后的烘焙完畢。黏土從灶中取出,放在一塊木板上面,讓它在藍天之下涼風之中去慢慢冷卻。一番磨難既過,報償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木板之旁便有一泓潭水,雖水不深也不很清,但卻波紋平靜,能把潭邊的事物,公正如實地反映出來。當黏土被人從板上拿起來時,它這才第一次窺見了自己的新形狀,而這便是它千辛萬苦之后的報償,它的全部心愿的成果——一只普普通通的花盆,線條粗硬,又紅又丑。這時它才感覺到自己既不可能登帝王之家,也不可能入藝術之宮,因為自己的外貌一點也不高雅華貴。于是它對自己那位無名的制造者喃喃抱怨起來:“你為什么把我造成這等模樣?”
自此一連數日它悒郁不快。接著它給裝上了土,另外還有一件東西——是什么它弄不清,但灰黃粗糙,樣子難看——也給插到了土的中間,然后用東西蓋上。這個新的屈辱引起了黏土的極大不滿?!拔业牟恍椰F在是到了極點,讓人裝起臟土垃圾來了。我這一生算是完了?!?/p>
但是過了不久,黏土又給人放進了一間溫室,這里陽光和煦地照射著它,并且經常給它噴水,就在它這樣一天天靜靜等待的時候,某種變化終于到來。某種東西正在體內萌動——莫非是希望重生!但它對此仍然毫不理解,也不懂得這個希望是什么。
一天,黏土又給人從原地搬起來,送進一座宏偉的教堂。它多年的夢想這回終將實現了。它在世上的確是有所作為的。這時空際仙樂陣陣,四周百花飄香。但它對這一切仍不理解。于是,它便向它旁邊和它一模一樣的另一個黏土器皿悄聲問道:“為什么他們把我放在這里?為什么所有的人都向我們張望?”那個器皿道:“怎么?你還不知道嗎?你現在身上正懷著一株狀如玉節的美麗百合。它那花瓣皎白如雪,它那花心有如純金。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到這里,因為這株花乃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而花的根就在你的心里?!?/p>
這時黏土心滿意足了,它暗暗地感謝它的制造者,因為雖然自己只是一只泥土器皿,但里面裝的卻是一件稀世奇珍。
閱讀提示
亨·戴可(1852—1933),美國現代作家,代表作有文集《小河》等?!兑淮轲ね痢肥呛唷ご骺傻囊粍t寓言體散文,質地粗濁的一團普通黏土,在周圍的樹木、花兒以及河水等對自身價值充分肯定的感染下,也不斷地用各種遠大的憧憬來振奮自己。從表面上看,文章前面的大半部分似乎表現為一種理想與現實的沖突,而結尾部分則曲折地反映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大團圓”式結局。但是,這樣的解讀無疑是對此文內涵的縮水,抑或是褊狹的理解。其實,文章的前后是一種互補和對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真正的自我價值并非體現在外在的榮耀上,而是在于內在的蘊涵。
實戰演練
1. 文章開頭說黏土對自己的價值抱有很高的看法,對它在世界上所可能占有的地位具有奇妙的夢想,黏土的“夢想”具體是指什么?
2. 在一只飛速轉動著的盤子上,盡管黏土經歷了一番眩暈和痛苦,它覺得自己已經開始變成一種新的形態。它此刻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態?
3. 從木板旁邊的一泓潭水中,黏土第一次窺見了自己的新形狀,它的心情為什么會如此失落?
4. 請簡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案解析
1. 黏土始終認為它是不會長久被埋沒的,世間的種種光彩、榮耀,在適當的時候,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從文中可以看出黏土最初的夢想具體來說就是“去充當廟堂殿宇里的華美裝飾,便是成為帝王幾案上的名貴花瓶”這類“浮光”掠影式的憧憬。
2. 黏土認為通往光榮的道路總是充滿艱辛的。一想到某種美好崇高的事物必將從這一番痛苦中產生,黏土就無比堅強,它覺得此刻就要到世界上去完成它的重大使命了。因此,此刻它感覺自己正在經歷脫胎換骨的轉變,去接近并實現自己的夢想。
3. 黏土這時才如夢方醒,發現它千辛萬苦之后的報償,它的全部心愿的成果卻只不過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花盆,“線條粗硬,又紅又丑”。因為自己的外貌一點也不高雅華貴,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既不可能登帝王之家,也不可能入藝術之宮。于是事與愿違的窘境,使它情不自禁地喃喃抱怨起來。
4. 沒有人能避免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沖突,在困境之中黏土勇于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的執著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黏土最初的夢想,是建立在做“名貴的花瓶和華美的裝飾”這類易于破碎的外在榮耀上的,所以當這種淺層次的價值追求落空的時候,黏土的失落是必然的。最終的經歷使黏土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自我價值并非體現在外在的榮耀上,而是在于內在的蘊涵!這時黏土心滿意足了,它暗暗地感謝它的制造者,因為雖然自己只是一只普通的泥土器皿,但里面裝的卻是一件稀世奇珍。
(劉東明)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