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是三教九流共同推崇的。儒家的荀子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道家的老子說“上善若水”;佛家修行,首先要求“心存善念”。
你對“善”有怎樣的理解?請以“善”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不得抄襲。
※ 審題立意 ※
這是一道有背景語和提示語的命題作文。題中“儒”“道”“佛”三家關于“善”的觀點當起到立意導向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善”應成為人人追求的品質和境界。何為“善”?怎樣求“善”?“善”與“非善”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何影響?這都是寫作者動筆前必須認真考慮的。根據提示語的要求,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都必須是自己的理解。《現代漢語詞典》注釋“善”有“美好”“善良”“友好”等義,據此,至少可以引申出“從善如流”“懲惡揚善”“樂善好施”等詞語。再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寫作者不難找到一個開口小、思維新、挖掘深的寫作角度。
※ 思路例示 ※
橫式結構議論文
先亮出觀點:“善”是人們應該追求的一種品質。再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論點展開平行論述。首先,“善”表現為要有一顆謙虛進取之心,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唐太宗從善如流能讓國家興旺;其次,“善”表現為有一顆寬容團結之心,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再次,“善”要表現為要有一顆仁愛憫人之心,彭立珊的義舉贏得了千萬人的尊敬(可分別從正反面舉例論述);最后回歸現實作結:創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人人都應有一顆“善”心。
縱式結構議論文
先亮出觀點:“善”是人們應該追求的一種品質。接下來從三個不同層面逐層深入地論述中心論點。一、什么是“善”?“善”是“美好”“善良”“友好”的意思。二、怎樣才能做到“善”?必須讓自己保留一顆謙虛、寬容、仁愛之心。三、沒有一顆“善”心又會怎樣呢?個人難以發展、社會不和諧、國家不興旺。論述過程中可以舉恰當事例加以佐證。
2.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羅曼·羅蘭
請以“品格的力量”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 審題立意 ※
這是一道有背景語的命題作文,背景語所顯示的即是“品格”的巨大力量。可以這樣來概括本文的立意:良好的品格是一切成功的基石。換句話說,一個沒有良好品格的人,即使在其他方面再有成績,也將是無益于社會甚至有害于社會的。在這里,“品格”指的是人的思想品行。由此,我們會想到一句老話:先成人,再成才。它所強調的就是品格的力量。因此,“做人”與“成才”可以成為本文所討論的具體問題。
※ 思路例示 ※
記敘文
新學期,從鄉下調來一位老師,姓付,教我們班語文還當班主任。看他那土不拉嘰的樣子,我們有些失望了。幾節課下來,這種失望更是變成了絕望。付老師的普通話讓我們大跌眼鏡,我們的網絡語言他聽著就是外語。完了!這下完了!大家在抱怨。有膽大者更在預謀到校長那兒告狀要求更換老師。可是接下來發生的幾件事讓我們改變了對付老師的看法。一是有幾位學習一向認真的女同學在班上傳言:其實只要聽懂了付老師的話,會發現他的課比以前的老師的課精彩多了。二是第一周末的班會課上,付老師舉行了一個拜師儀式。從此,語文科代表成了他的普通話老師,網絡高手張貝特同學成了他的上網老師。三是班上成立足球隊,付老師居然毛遂自薦當守門員。一年過去了,我們班的語文成績穩居全年級第一,我們也跟付老師成了“鐵桿哥們兒”。
議論文
先通過引述羅曼·羅蘭的話亮出中心論點:良好的品格是一切成功的基石。先運用道理論證法。人的思想道德水準決定著人的價值取向,而價值取向又直接左右著人的行為。因此,人必須養成良好的品格。接著運用事例論證法,舉劉備以德服人的例子論證品格于人的重要性。再運用事例論證法,舉云南大學劉洋的例子,從反面論述沒有良好品格的人將會自食其果。最后聯系實際,進一步闡述良好的品格對于我們成長的重要性。
3.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魯國有個喜愛釣魚的人,用桂子作魚餌,用黃金做魚鉤,裝飾上碧玉,在絲繩上綴上翡翠,但釣到的魚卻寥寥無幾。
請以“浮華與務實”為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
※ 審題立意 ※
這是一道提供背景語要求闡述概念之間關系的命題作文。2005年全國題“位置與價值”“忘記與銘記”、2006年江蘇題“人與路”屬于此類。所不同的是,幾個高考題均須闡明兩個概念之間的相互的辯證關系。而此題的“浮華”與“務實”之間實際上并不存在辯證關系。因為“浮華”本身就是一個貶義詞,應當否定,背景語也明確無誤地對釣者“浮華”的做法予以了否定。因此,寫作本文實際上是要肯定“務實”的作風。但是,將“浮華”棄之不顧又不對了。否則,把標題改為“務實”又有何礙呢?正確的做法是,既強調“務實”的重要性,又強調“浮華”的危害性。
※ 思路例示 ※
記敘文
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兩家相鄰又生產同類產品的私人企業的競爭過程。一家講究排場,豪裝門面,虛假宣傳,卻疏于管理。另一家苦練內功,嚴格管理,革新技術,加以適當地宣傳。兩家競爭的結果可想而知。
議論文
先從背景語中提煉出文章中心論點:浮華奢靡一事無成,求真務實成就未來。接下來分兩大部分論述:一是浮華的危害性。可從“浮華”讓人不能沉心做事、導致浪費、養成不好的工作作風等方面加以闡述。舉隋煬帝和當今文學創作的衰落為例,可說明問題。二是務實的重要性,重點要講清怎樣務實。可從培養人踏實的作風、嚴謹的精神、謙虛的態度等方面加以闡述。舉溫家寶總理、日本的東芝企業為例,說明務實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務實。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