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只有一臺電視,老婆要看選秀節目,只好陪看。看“好男兒”PK,看著看著,我就坐不住了,眉頭越鎖越緊:一群七尺男兒,動不動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而且,選手大哭,粉絲陪哭,臺上抱頭痛哭,臺下群起悲哭,如喪妣考。一時間,整個現場成了一個悲情的海洋,硬是將一個選秀活動變成了流淚運動。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哭是渲泄情感的方式,也是表達情感的方式,心里有難過,有痛楚,有感動,那就哭吧。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男人流淚也不算什么特別丟人的事,有歌曲不也大唱,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哭泣嗎?不過在我的理解里,如果說女人是水,男人就應該是一座山,這是男女自然特性與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所確定的,男人的眼淚就像男人的膝蓋一樣寶貴。男子漢哭泣是一件真誠的事,一件可敬的事,是一件莊嚴的事,絕非矯揉造作,我甚至認為這“傷心處”也是男人絕地反擊之處。
我想現在這樣的選秀活動之所以要搞得選手以淚洗面,大約是受了超女的影響,可人家超女是女孩子,越哭越令人動容,你們一幫大老爺們,哭哭啼啼個啥、算個啥?僅僅是因為“我們一路走來……”?你們這一路走來有多不容易呀?走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還是走過了天涯斷腸路?走過了蒙冤之路?還是走過了上訪之途?是遇到了荊棘密布?還是碰到了豺狼當道?都不是,你們一路走來的是一條星光大道,是一條由鮮花和掌聲鋪就的幸運之路,是一條一夜成名、快速暴富的成功之道,是一條前途光明、名利雙收的錦繡之路,你們有什么好哭的?
那些與你們同齡的、真正該哭泣的人,卻堅強地忍住了淚水。他們在磚窯里賣命,他們不哭;他們在礦井底挖煤,他們不哭;他們在工地上流汗,他們不哭;他們上不起學、看不起病、租不起房子,他們不哭…··而你們哭了,你們在兩三個月的賽程中哭了,你們穿著錦衣艷服哭了,你們在歌舞升平中哭了,眼淚像天女散花,多么的美麗,可是我看到的只是矯情的哭泣和無鹽的淚水,輕飄飄,軟棉棉,虛無得很,不值一錢。
不過,選秀節目之所以搞得以淚洗面,或許有著隱蔽的邏輯,矯情的眼淚也是值大錢的。因為,不哭不足以體現“現場氣氛”,不哭不足以說明“全情投入”,不哭不足以“吸引觀眾”,不哭不足以“博取同情”,不哭不足以“打動粉絲”。這里面,主辦方或電視臺需要“現場氣氛”,需要“全情投入”,需要“吸引觀眾”,而選手則需要“博取同情”、 “打動粉絲”。這樣,選手的眼淚可以為主辦方換來人氣,可以為電視臺換來收視率,可以為選手自己拉選票,紛飛的眼淚就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突然想起盂庭葦的歌曲《誰的眼淚在飛》,改一改歌詞,就變成:誰的眼淚在飛,是不是矯情的眼淚,誰的眼淚在飛,是不是可愛的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