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狄德羅是18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有一天,朋友送給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圖案高雅的酒紅色睡袍。他非常喜歡,穿著華貴的睡袍開始在家里找感覺。他發(fā)現(xiàn)家具的風格有些不對,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于是,為了與睡袍配套,他把舊的東西先后更新,家具終于都跟上了睡袍的檔次。然而,他卻覺得很不舒服,因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指揮了,甚至是脅迫了”。后來,狄德羅把這種感覺寫成一篇文章,題目是《與舊睡袍離別的痛苦》。
后來人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狄德羅效應”。
“狄德羅效應”給人們一種啟示:對于那些不是必需的東西盡量不要。
如何才能擺脫這種擺布呢?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不失為一個智者。有一天,幾位學生慫恿蘇格拉底上熱鬧的集市逛一逛。他想了想,決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蘇格拉底一進課堂,學生們立刻圍了上來,請他講一講集市之行的收獲。他看著大家,停頓了一下說:“此行我的確有一個很大的收獲,就是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東西。”
隨后,蘇格拉底說了這樣的話:“當我們?yōu)樯莩薜纳疃S诒疾ǖ臅r候,幸福的生活已經(jīng)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