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我家寶寶馬上就4個月了,到了準備開始添加輔食的階段,請問米粉和蛋黃是同時添加還是分開加,要間隔多久,先吃哪一個比較好呢?
A 4~6個月的寶寶,要開始訓練吞咽的能力。學會吞咽是日后攝取固體食物的重要前提。4~6個月是寶寶學習咀嚼和吞咽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比較適合添加泥糊狀的食物。從4個月開始可以用小勺給寶寶喂食半流質食物,如米糊、蛋黃泥等。剛開始媽媽會發現,寶寶或多或少會將食物頂出或吐出。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寶寶之前習慣了吸吮,尚未形成與吞咽動作有關的條件反射,媽媽只要多喂幾次即可。喂食時可將食物放到舌頭后方,寶寶會通過舌頭的前后蠕動配合做出吸吮和吞咽的動作,逐步適應吞咽。需要提醒的是寶寶由奶瓶喂食改為小勺喂食可能會不太習慣,千萬不可因此就輕易放棄。
米粉和蛋黃可以起吃,也可以分開吃。因為蛋黃粘口,不利于吞咽,可以把蛋黃和在米粉中一起喂,也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怎么喂。喂食蛋黃,應先從1/4個開始,適應了再慢慢加。
Q 兒子7個月得了兩次肺炎,有朋友建議我給他吃點補藥增強抵抗力,不知道小孩子能否吃,現在他出院才一周,什么時候給他吃合適?
A 寶寶近期來的抵抗力較差,連生兩次肺炎,建議您注意寶寶的飲食結構,要在平時的膳食中,注意及時添加輔食,尤其是優質蛋白類的魚、牛奶、瘦肉,新鮮水果、蔬菜,寶寶可以吃點蛋花粥、瘦肉粥,小餃子、小包子、菜粥,果泥等,每日加一些,日久寶寶的飲食就平衡了,免疫力也會逐漸提高。除此之外,可以多曬太陽。至于補藥,不太主張吃,因為畢竟是藥,寶寶的身體素質要在平日的合理膳食,適當鍛煉,增強體質上下功夫,吃補藥增強抵抗力,解決不了根本的身體素質問題。
Q 我的女兒1歲了,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有吃夜食的習慣,臨睡前吃一頓,半夜吃兩頓,兩三個小時就醒,醒了就要喂母乳或奶粉,否則就沒法入睡,我覺得這種習慣不好,該怎辦呢?
A 首先要細心觀察一下寶寶是否吃飽了,1歲的孩子應該每天吃輔食,輔食應占總食量的1/2~2/3,如果光靠母乳和加奶粉,恐怕滿足不了寶寶飲食質量的需求,而僅是達到了數量的滿足,所以寶寶2~3小時后又餓,請盡量把輔食在質量和數量上添加好。其次,不要讓孩子養成含奶頭睡覺的習慣,那樣大人和孩子都休息不好,一般21:00后就不要再給寶寶吃太稀的食品了,尿的次數多也影響睡眠,同時還給媽媽增添不少麻煩。
Q 寶寶8個月的時候就有了6顆小牙齒,現在已經1歲了但還是只有6顆牙,而且上面的4顆小牙齒都黃黃的,感覺有什么東西附在了上面,請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 寶寶牙黃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牙齒表面由外來物質染色,稱為牙齒著色;再有就是由某些物質引起的牙體內部的變色,稱為牙齒變色。前者是牙齒表面出現的顏色改變,后者是牙齒內部形成的整個牙體的顏色改變。
通常牙齒著色變黃,多是由于口腔衛生狀況不好,或有不良習慣。比如:食物殘渣附著在牙齒表面,不及時清洗,服用某些帶色素的藥物、食物或飲料等,只要注意清潔口腔,認真刷牙,就能夠預防。牙齒變色形成的牙黃則很難去除。如果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沒有用過四環素,那么寶寶的牙黃很可能為著色牙,可以通過幫助他刷牙、少食甜食不飲著色飲料,養成飯后及時漱口等好習慣。使寶寶的牙齒著色逐漸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