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四川鄉下,相傳芭蕉花是治頭暈的良藥。母親有頭暈病,她一犯病,我們便四處托人去買芭蕉花,但是很不容易買到。
我五六歲的時候,母親又犯病了,我同比我大四歲的二哥來到天后宮。天后宮離我們家不過半里路,里面有一座私塾。大概是中秋前后吧,私塾已經放假了。我們從圍墻的窗口看見私塾的園子里有一簇芭蕉,一株剛好開著一朵黃花,樣子像尖瓣的蓮花。我們歡喜極了,便從窗子翻進去,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過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進去的。
我們好不容易把花摘了下來。二哥怕人看見,讓我把花藏在衣袖里。回到家里,二哥叫我把花獻給母親。我捧著花跑到母親的床前。母親問我從什么地方拿來的,我便照直說了。母親聽了非常生氣,叫我和二哥跪在床前。連連嘆氣,說:“啊!我生下了你們這樣不爭氣的孩子,為娘的倒不如病死了好!”我被嚇哭了,二哥也哭了。父親曉得了,把我們拉到大廳里,讓我們跪在祖宗的牌位前,打了我們一頓。這是我第一次挨打,所以至今還記得。
我和二哥挨了打,都很傷心,但是我不知道父母為什么這么生氣。母親病了要吃芭蕉花,我們好不容易掐了一朵回來,這有什么不對呢?
這朵芭蕉花沒有作藥用,二哥拿去送還了天后宮,大約供在圣母的神座前,最后干掉了吧?
我離家已經十二三年了,一想到母親,這個故事便無端地涌上了心頭。
讀后自檢
1.在文中找出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并在下面畫“~~~~~”。
2.“我”和二哥只不過摘了一朵芭蕉花,父母親為什么那么生氣?
3.文章最后一句表達出“我”的什么感情?
4.聯系文章內容,想想文中畫線的句子應該怎樣朗讀,然后在正確答案下面畫橫線。
這兩句話應該讀得(稍快一些 不快不慢),要讀出(痛苦 生氣)的語氣。“這樣”這個詞應讀得(稍重一些 稍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