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食品安全國際論壇展示上海科研陣容
由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市科委共同主辦的“第三屆食品安全國際論壇”,日前在滬開講,不僅向國內外取經,而且向全世界展示了上海食品安全科技研究的堅強陣容。
目前,上海已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食品安全監管快速檢測體系,30分鐘內可完成大部分食品的安全檢測。通過與檢驗機構、高校的合作,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研究、篩選出50多項適合于食品安全現場監管的快速檢測方法,并完成了16萬項次快速檢測。全市各區縣都配備了專門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車和檢測人員,這一體系今后將重點應用于食品安全日常監管、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
根據國家科技部與上海市政府的合作協議,上海食品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正式成立,并擁有了一系列網絡單位。上海交通大學2005年成立陸伯勛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由上海水產大學與上海市食品研究所合作建立的“上海水產大學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已于今年3月3日成立;由中科院和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組建的上海食品安全評估研究中心,也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之中。
中國出口食品合格率達到99%以上
《中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顯示,2006年中國出口食品2417.3萬噸,貨值266.5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3.29%和16.0%;出口食品貨值列前10位的品種分別為:水產品、水產制品、蔬菜、罐頭、果汁及飲料、糧食制品、調味料、禽肉制品、酒、畜肉及雜碎。
白皮書顯示,多年來,中國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中國加強企業食品安全誠信檔案建設,推行食品安全誠信分類監管,重點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登記檔案信息系統和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誠信分類數據庫,廣泛收集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準入信息、食品安全監管信息、消費者申訴舉報信息,做到掌握情況、監管有效。
食品包裝容器市場準入制
8月底正式實施
國家質檢總局于今年8月底開始對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列入準入范圍的產品進行無證查處。食品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選購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應該認準標有“QS”標志的產品。
造成食品包裝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選用原材料不當;二是隨意加入添加劑和助劑,而產品標準的缺失也是造成食品包裝問題的原因。食品包裝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將會從根本上提高食品包裝行業的總體水平。
新標準8月1日實施
廣式臘味獨特風味有保證
從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獲悉,廣東省地方標準《廣式臘味制品》已經省質監局批準頒布,并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透露,該標準是強制性地方標準,屆時,廣式臘腸、臘肉、臘魚、臘禽、臘畜制品生產企業必須按此標準生產臘味產品。
據介紹,2005前,在國家頒布的臘味新標準《腌臘肉制品衛生標準》中,由于對酸價和過氧化值兩個指標規定過嚴,引發人們對風味獨特的廣式臘味風味是否仍存在產生諸多憂慮。而現在,廣東省地方標準《廣式臘味制品》的實施,將會解決這一問題。
根據該標準定義,廣式臘味制品指的是:以鮮(凍)畜、禽、動物性水產品為主要原料,配以食鹽、醬油、白砂糖、酒等輔料,不添加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香精及淀粉、植物蛋白,經腌制、晾曬或烘焙等工序制成的,具有咸中帶甜、酒香醇厚等特色風味的各式生干制品。其中,臘腸分為優級臘腸、一級臘腸、二級臘腸三種,臘腸的感官要求是咸、甜味協調,具有糖、酒與肉混合后的純正臘香味,無酸敗及其他異味。臘肉應具產品本身固有的風味,臘香純正、無酸敗及其他異味。
該標準填補了廣式臘肉、廣式臘魚、廣式臘禽、廣式臘畜制品標準的空白,對廣東省特色傳統食品的標準化體系建設和產業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奧運食品安全 追溯系統啟用
奧運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已建成,并在今年8月的“好運北京”體育賽事中啟用。不管是水產品、畜禽產品還是果蔬產品,從農田到運動員餐桌,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迅速查到。在“好運北京”體育賽事中,已建成的奧運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將率先在奧運食品供應商、贊助商、定點供應基地和企業以及物流配送中心應用。這套追溯系統下設果蔬、動物、預包裝食品和奧運食品4個子系統,覆蓋主要食品種類以及奧運食品的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物流配送等環節。相關餐飲原料生產者、供應者、餐飲服務單位都將進行系統接入。(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