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2007“健康食品榜”。榜單一出,很多人決定拋棄“落榜”的食物,將自己的食譜鎖定在那些“最有營養”的食品上面。其實,這恰恰背離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初衷……
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千差萬別,普通老百姓很難區別哪一種的營養價值高、更適合自己食用。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專門為食品劃分了類別,將各種食物的營養情況進行排序,更新了“2007全球健康食品榜”。
該“食品榜”將肉食、蔬菜、水果分別排榜。其中,肉食榜只有3種,分別是:鵝肉、鴨肉和雞肉。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在說明中指出,鵝肉和鴨肉的化學結構很接近橄欖油,對心臟健康有益。雞肉則是公認的“蛋白質最佳來源”之一,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適中。中醫也認為,這3種肉類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尤能改善疲乏、貧血等癥狀。
在蔬菜榜上,高居榜首的是紅薯。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紅薯中的纖維含量高,且每100克紅薯產生的熱量比米飯低1/3,維生素B1、B2的含量分別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別是紅薯中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可以迅速增加飽腹感。美國斯坦福大學營養研究院指出,紅薯中含有一種類似雌激素的物質,有助于保護皮膚、延緩衰老。除了紅薯,世界衛生組織還將玉米、蘆筍、花椰菜、茄子、甜菜、薺菜、苤藍菜、土豆、金針菇、雪里蕻、大白菜等11種蔬菜排進了健康榜。
至于水果,排名榜首的是木瓜。木瓜中的木瓜酵素可以幫助人體分解肉類蛋白質。消化科專家建議飯后吃少量木瓜,以幫助腸道消化難以吸收的肉類,對預防胃潰瘍、腸胃炎、消化不良等也功效顯著。
橘子和同胞姐妹橙子分別登上排行榜的第二和第三位,它們的當選是得益于其較高的維生素含量。而肉甜汁美又抗癌的草莓排在了第四位。最新研究發現,草莓還有保護齒齦、清新口氣、滋潤咽喉的功效。
本來,根據最新的科研成果和食品生產狀況,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要更新一次這個健康食品排行榜,其目的也在于指導人們科學地選擇食物。然而,是不是就必須照著排行榜吃,沒上榜的一概不理呢?其實,這樣做既不現實,也對身體無益。
人體需要各種營養素,但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包含機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如果長時間只吃一兩種或少數幾種比較單調的食物,就不能滿足人體對多種營養素的需要。世界各國的營養學家無一例外地都把“食物多樣化”作為提供給老百姓的首要建議。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的這份榜單也有一定的傾向性,更側重于發達國家人們的營養需要。比如白肉(雞、鴨、魚肉等)與紅肉(豬、牛、羊肉)相比,優勢在于脂肪含量更低,但鐵的含量就不如紅肉,中國人缺鐵的情況仍然嚴重,不能完全拋棄紅肉。
因此,這份榜單雖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絕不能把沒上榜的食物“一棍子打死”,畢竟,各種營養素之間“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還是那句話,每樣都吃,每樣都不要多吃,這樣才能保證食物多樣,營養全面。
編輯/張宇 zhangyu@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