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山區小男孩, 6歲時開始變聲如成年男性,9歲時就擁有驚人的力氣, 25千克重的東西可以背著跑幾千米也不叫累。但是,這事卻讓人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造成這一切的原因竟是腹腔內罕見的巨大腫瘤……
10歲,正是一個孩童稚氣未消、天真可愛的年紀。可是,當看到這個臉上長滿了青春痘,全身的體毛如成年男子,臉上的絡腮胡也若隱若現的孩子的時候,可能誰也不會料到,他今年只有10歲。在他身上,正經歷著一場離奇而又驚心動魄的醫學挑戰。
小男孩3年內“長大成人”
10歲的王友(化名)家住重慶梁平一偏遠山區,父母早早外出打工補貼家用,王友從小就跟著爺爺一起生活。王友的出生與其他小孩子一樣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可就在王友6歲那年,爺爺發現王友的聲音開始變得很粗很低沉,“如果不看相貌,只聽聲音的話,就像一個成年男性的聲音。”爺爺回憶道。王友的飯量也大得驚人,9歲的時候已有成年男性的食量。爺爺認為是孫子發育得快,也就沒有過多在意此事。
因各方面發育較快,王友的體格已十分強壯,其他同齡孩子個頭僅有他的肩膀高,4個同齡的小孩想把他放倒在地是根本做不到的。
一次趕集,爺爺買50多斤重的包谷(玉米),剛付完錢卻發現包谷不在了,舉目一望,看見孫子背著包谷跑到幾百米外的地方。爺爺生怕包谷壓壞了孫子的身體,一邊叫喊一邊追,最終還是沒有追到孫子。回到家中,王友放下包谷,又拿起水桶幫爺爺挑水去了,一點也沒有累的跡象。
入院檢查,竟是腫瘤“催長”
不久,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到家中,發現一兩年不見,孩子竟長得如同大人一般!
帶著不祥的預感,王友的父母帶著他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建議其父母帶孩子做B超檢查。檢查的結果讓讓他們又驚又怕——原來在兒子的體內長有一個巨大的腫瘤!
經過B超、CT和核磁共振的檢查后,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泌尿科專家盧根生教授診斷王友體內的腫瘤為右側腎上腺腫瘤,該腫瘤相當于一個哈密瓜那么大,占腹腔一半以上,十分罕見。而正是這個巨大的腫瘤不斷地分泌有“催長”作用的生長激素,才使得小王友短期內發育得如成年人一般。
挑戰1%的希望
經過西南醫院泌尿科、肝膽科專家的多次會診,專家一直認為該手術風險十分大,盧教授多次與王友的父母商量,告知腫瘤與五大器官嚴重粘連,術中可能會出現大出血現象,并且術后麻醉患者能否醒過來都難說,總之,手術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幾經考慮,王父還是決定實施手術切除腫瘤,“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們都要試一試。”王父說。
經過周密的準備,王友被推進了手術間。盧教授小心翼翼地切開了患者的腹腔,腫瘤立馬暴露在盧教授眼前。“該腫瘤表面很不規則,高低不平,且顏色發黑,是許多塊狀的腫瘤連在一起的,而腹腔內的臟器已被腫瘤擠壓偏離了原來的地方。”盧教授回憶稱。
在慢慢切除腫瘤與器官粘連的部位時,盧教授驚異地發現,腫瘤的一端與肝門緊密相連,如果此處血管破裂,患者會大出血危機生命。擁有多年肝臟切除和移植手術經驗的肝膽科主任王曙光教授仔細查看了該部位,并在顯微鏡的幫助下,小心剝離粘連在腫瘤上面的細微血管簇。
經過近6個小時的手術,專家們成功切除了長30厘米,寬20厘米的巨大腫瘤,手術獲得成功。
編后:本刊編發此稿時,王友已從重癥監護室轉入到普通病房,并且恢復很好。應該說,王友是幸運的。但通過這件事情,我們要提醒外出打工的農民兄弟,要多關心留在家中的孩子和年邁的老人。這件事情如果及早發現,就不會出現如王友這樣與死神搏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