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尾寒羊是我國比較古老的地方綿羊優良品種,在戰國時期就作為貢品進貢給魯國國君。它具有成熟早、牛長發育快、產肉性能好、產羔車高等優點,其中心產區在河南的樸陽市,在焦作市、洛陽市、安陽市及向陽市等地也有分布。
1 外貌特征 河南小尾寒羊屬肉毛兼用型,被毛多呈白色。公羊人多有三棱形螺旋狀角,母羊半數無角。頭狹長,鼻梁隆起,公羊較母羊顯著,耳大稍下垂,頸細,中等長,頸肩結合良好,肋骨較開張,腹稍大而圓,體軀驅長而深,背腰平直,尻寬略傾斜。四肢較長而健壯,蹄質堅實,呈蠟黃色,脂尾大部分呈“w”型,尾尖緊貼尾溝,將尾分成兩辦,垂于飛節以上。母羊平均尾寬134厘米,長16.37厘米;公羊較母羊略大。平均尾寬1933厘米,長20.93厘米。側視體型呈長方形,頭及四肢下部無絨毛,腹部覆蓋有細短的有髓毛,周歲、成年公、母羊的體尺指標見下表:
2 繁殖性能 河南小尾寒羊性成熟早,初次發情時間為165.32日齡,一般于6~7月齡性成熟,公羊5~6月齡已有成熟精于生成,一般是母羊周歲、公羊1.5歲開始配種。母羊常年發情,多在6~7月份配種。
河南小尾寒羊產羔周期短,平均每胎周期為7.19月,生產1.67胎,高于國內外多數綿羊品種。產羔率1~3胎平均為267.13%,成活率為95.49%。
3 生產性能 河南小尾寒羊6月齡屠宰率公羊為44.88%,母羊為49.95%;凈肉車公羊為34.61%,母羊為39.87%;肉質細嫩,蛋白質含量高(粗蛋白為19.55%),脂肪含量低(粗脂肪為0.8%):肉中氨基酸種類齊全,含量豐富,異亮氨酸、亮氨酸和賴氨酸等含量較高,肉味醇香濃郁,
河南小尾寒羊裘用性能好,主要表現在:①羔皮面積大,1月齡羔單皮可達2744.17下方厘米,2月齡為3810.73平方厘米,5月齡為6721.55平方厘米,高于我國畜產品收購的指定標準。②毛股大小適中,花彎較多,花案美麗,毛股倒向靈活。河南小尾寒羊的被毛大體可分為三類,即裘皮型、細毛型和粗毛型。三者的比例分別為54.21%、35.43%和10.36%。細毛型的毛股根部直徑不足1厘米,粗毛型在1厘米左右,裘皮型介于粗毛型和細毛型之間。裘皮型羔羊的毛股多為全花,細毛型羔羊多為半花。有花面積以細毛型為最大,裘皮型其次,粗毛型最小,③皮板薄(0.62~0.79毫米),皮質輕(0.65~1.79公斤/張),制裘價值高。(河南省濮陽市畜牧局 胡永獻 杜勇杰郵編:4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