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發燒往往令父母非常擔心,如果再出現全身痙攣反應,如手腳抽搐、意識不清、嘴唇發紺、眼球上吊、牙關緊閉等現象,就更讓父母膽戰心驚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出現這樣的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呢?
一、熱痙攣的高發年齡
幼兒熱痙攣一般在高燒24小時內出現,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據統計,100個5歲以下的幼兒,就有3~4個曾有過熱痙攣。發作年齡大致在9個月至5歲,第一次發作多在1歲半至2歲。
二、熱痙攣的處理
1 移開身旁物品
當幼兒發生熱痙攣時,家長應保持鎮靜,將身旁的危險物品挪開,把孩子小心放倒在地上或椅子上。
2 維持呼吸道暢通
孩子可能會出現牙關緊閉的情況,家長不要強塞物品到小孩口腔內,也不要刻意撬開病童的嘴巴,否則會使幼兒嘴唇、牙齦受傷,甚至大人手指被咬傷。
3 注意抽搐時間
松開病兒衣服紐扣,留在孩子身旁,注意記錄抽搐的持續時間。大多數的孩子會在1~2分鐘后停止抽搐,意識逐漸恢復。
4 醒時再送醫
可等孩子抽搐停止,意識比較清醒時再將孩子送至醫院,請醫生檢查。但抽搐時間過長,如抽搐超過15分鐘仍未停止,就需要立即送醫。
三、需要特別注意的五種情況
如果孩子的癥狀特殊,以下五種情況只要出現一種,就需要請兒童神經科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以確診是否其他原因引發的抽搐反應。
一是半歲以下嬰兒或6歲以上兒童出現熱痙攣。
二是連續抽搐時間超過15分鐘。
三是在非高燒情況下發生(如體溫只有37℃左右)抽搐。
四是高燒持續2~3天以后才發生熱痙攣。
五是已有腦部外傷或其他特殊腦部疾病。(上海 高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