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初,史玉柱爆出大新聞,繼陳天橋之后,網絡游戲再次創造了財富傳奇。“新徽商”史玉柱有望憑借“征途網絡”重新奪回互聯網產業人士“盛大”陳天橋、“網易”丁磊失守的中國首富寶座。
2007年春,中央電視臺在每天廣告收費最貴、收視率最高的黃金時間段,打出了沒有任何說明文字的3秒鐘的“征途網絡”的廣告。
這個廣告不簡單。
只有深知其內幕的人才能覺察到,“征途網絡”是一家以經營網絡游戲為主業的網絡公司,而國家有嚴格的規定,網絡游戲是不準做廣告的。
“巨人”倒下,他還站著
史玉柱,1962年生,屈指算算,今年也不過45歲。1984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數學系后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1986年,安徽省統計局將其送至深圳大學軟件科學管理系讀研究生。
史玉柱的命運與“漢卡”桌面排版印刷軟件,開始緊緊相連。
1989年,史玉柱辭職后帶著讀研究生時開發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統”返回深圳,用手中僅有的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學深圳電腦部。那時,深圳一臺最便宜的電腦價格要8500元,史玉柱連買一部電腦的錢都拿不出來,于是他以加價1000元的代價,從電腦商家那里獲得推遲付款半個月的“優惠”,賒到了一臺電腦。為了盡快打開“漢卡”軟件的銷路,史玉柱以“漢卡”軟件版權做抵押,在《計算機世界》上,先做廣告后付款。
史玉柱的付款期限只有15天,如果不能按期付款,他的命根子“漢卡”軟件版權,就不再是他的了。第12天,他仍然分文未進。第13天,望眼欲穿命懸一線的史玉柱,終于收到了3張綠條子,總金額為15820元。
之后,史玉柱又相繼開發出“M-6402”、“M-6405”漢卡,并獲得巨大成功。
與其說史玉柱是一個電腦天才,不如說他是一個營銷天才。
史玉柱向全國各地的電腦銷售商發出邀請,只要訂購10塊“巨人漢卡”,就可以免費來珠海,參加巨人公司的銷售訂貨會。
一把面包屑,引得全國各地兩百多大中小軟件經銷商如過江之鯽,紛紛來到珠海。現在看來,也許兩百多人根本不算什么,但在1991年,卻是一個很大的動靜。很快,史玉柱組織起了當時全國最大的連鎖銷售網絡。“巨人漢卡”的銷售量一躍成為全國同類產品之首,一千多萬元的純收益順利進賬。在這期間,“巨人”又開發出中文手寫電腦、中文筆記本電腦、“巨人”傳真卡、“巨人”中文電子收款機、“巨人”財務軟件、“巨人”防病毒軟件等產品。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巨人”就發展成了一家資本超過一億元,引人矚目的高科技集團公司。此時史玉柱剛剛30歲。
可沒想到的是,揚帆出海的“巨人”集團,在平穩航行時遭遇了一場不期而至的龍卷風。1993年,中國IT業大門豁然洞開,外國電腦和軟件大舉進軍中國,不僅使“漢卡”的生存空間急劇變小,也打得“巨人”的其它軟件產品同樣一地落紅。
在中國IT業市場一敗涂地的史玉柱急于突出重圍,不惜斥資5億元開發保健品,這就是后來人盡皆知的“腦黃金”。
史玉柱再一次化蛹為蝶。許多中國人不知道什么是“漢卡”,不知道史玉柱與“漢卡”有什么關系,可幾乎人人皆知“腦黃金”。
僅“腦黃金”這一種產品就為史玉柱帶來近10億元的收入。史玉柱搖身一變,成了中國保健品業的巨人。
乾坤大挪移,再次死而復生
財富的急劇膨脹讓史玉柱躊躇滿志。
很快,18層的“巨人大廈”設計方案出臺。雄心勃勃的史玉柱將圖紙一天一改,從18層躥至38層,再從38層躥至50層,再從50層躥至70層。巨人大廈所需資金超過了10億元,而當時史玉柱的全部家當也不到10億元,況且這10億元并非都是可以用來流通的現金。
1996年,建設中的巨人大廈資金告急。號稱“中國第一高樓”的巨人大廈,只建至地面三層,便因資金鏈斷裂而停工。
在資金上捉襟見肘的史玉柱,決定將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資金,調往巨人大廈救急。保健品業務因資金“抽血”過量,迅速盛極而衰。最終,巨人大廈未能按期完工。財務危機陰霾一樣籠罩著“巨人”。更嚴重的是,一批海內外的著名學者、專家、科學院院士,通過重磅級的國內媒體,紛紛對史玉柱的“腦黃金”發難,史玉柱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機。之后的很長時間,史玉柱銷聲匿跡。
新千年到來的時候,史玉柱突然重現江湖。在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對話》欄目,史玉柱說:“借老百姓的錢,我一定要還。我有個10年計劃,10年之內還清老百姓的錢,一年攢1000萬。至于說能否提前,我心里有底,但提前多長時間我不知道。”
然而,讓人匪夷所思的是,2001年2月史玉柱開始還債,到2001年底,史玉柱便將所有債務基本還清!同時,新“巨人”在上海注冊成立。
史玉柱是如何謎一般地東山再起的呢?這是所有人的疑問。
原來,在隱匿江湖的幾年中,史玉柱并沒有閑著,他在醞釀著下一張王牌——“腦白金”。事實上,“腦白金”的研發在“巨人”危機爆發之前,就已基本結束,直接生產后,就可以投放市場。“巨人”危機爆發后,身無分文的史玉柱東借西湊弄了50萬元啟動資金,拿出5萬元,先給職工補發拖欠的工資,穩定軍心,鼓舞士氣,再拿出15萬元給了無錫一家公司生產“腦白金”,留出15萬元作預備資金,剩下的15萬元全部砸向了江陰市場。
史玉柱不愧為營銷天才,他通過小廣告、健康常識、廣播講座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向可能的消費群體灌輸“腦白金”的概念。這一“攻心”招數在江陰旗開得勝,“腦白金”投放市場的第一個月賺了15萬元。史玉柱拿這15萬元加上15萬元預備資金,全部投入無錫市場。跟著是南京、常州、常熟,江蘇市場很快被全面啟動。
史玉柱再一次傾盡所有,猛砸廣告。“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這句廣告詞像有魔力一樣迅速被人們熟知。
隨著“腦白金”在全國市場鋪開,史玉柱成功實現了乾坤大挪移,并再次死而復生。
賣掉“腦白金”,踏上“征途”
正當“腦白金”在保健品市場上如火如荼一枝獨秀的時候,史玉柱作出了驚人的決定:賣掉安身立命的“腦白金”。盡管“腦白金”如日中天,盡管“腦白金”的經營還處在上升期,盡管“腦白金”還會給它的經營者和生產者每年帶來數億元的豐厚收入,可史玉柱自己心明如鏡,“腦黃金”是他的噩夢,一生都揮之不去。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敏銳地看到了“玩時代”的到來。說到底,他要回到IT業。
在深圳創業之初,史玉柱就是一個玩家,經常在電腦上玩一個叫“傳奇世界”的網絡游戲。他深知,如今電腦、網絡已經普及延伸至鄉村,有錢又有時間的新生代是網絡游戲的巨大潛在市場,投資網絡游戲的開發勢必比保健品更具潛力。
史玉柱拿著十幾個億踏上了夢想的征途。2004年11月,史玉柱的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5年9月,一款名為“征途”的網絡游戲完成開發,并投向市場。兩個月后奇跡出現,“征途”游戲同時在線人數超過68萬,超過了盛大“傳奇”創造的67萬的最高紀錄。“征途”月盈利高達850萬美元,在國內游戲公司當中,僅次于“網易”。史玉柱又一次贏了。
不守行規的史玉柱屢敗屢戰,不斷創造著商業經營的奇跡。沒有誰知道,2007年后的史玉柱還能創造出多少奇跡。有業內人士分析,由于征途網絡現時盈利能力遠遠超過上市的盛大,并在持續增長中,史玉柱有望登上中國首富的寶座。
史玉柱會成為下一個中國首富嗎?答案值得期待。
(劉浩摘自《影響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