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我問正在看電視的兒子期中考試考得如何。他悶聲不響,臉色略顯陰沉。我以為他在專心看電視,也沒再細問。
臨睡前,我卻在桌上發(fā)現(xiàn)了兒子寫給我們的紙條,我吃驚地讀了起來:“爸爸媽媽,這次語文我考砸了,我做夢也沒想到會考這么低的分。你們處罰我吧,尤其是媽媽,你罵我吧,打我吧,是我對不起你們。但是,請你們今晚什么也別說好嗎?讓我睡個安穩(wěn)覺!一切都放在明天吧!”
隨后我又發(fā)現(xiàn),他的日記里那藍色的字跡早已被淚痕弄模糊了:“今天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翻出了我的作文卷子。天呀!我做夢都沒想到,竟是12分,30分的作文只得了12分!我從來沒考過這么低的分呀。老師的話從耳旁飄過來:你的作文寫得不錯,想象力豐富,但就是離題了,不過你的語基很好,全班最高分。人難免有失誤的時候……我聽得心都碎了,不等老師說完,便轉身飛快地沖了出去,跑到校園的角落里獨自傷心,我承受不了這個巨大的打擊……爸爸媽媽,你們會怪我嗎?會罵我嗎?我不敢回家面對你們啊,我怕極了!感到一種從未有的恐懼抓住了我的心。這就是傍晚我悶悶不樂的原因……”
兒子寫日記從來都要我催的,這次竟然自己寫起日記來,而且寫得這么長。看到他的內(nèi)心獨白,我才知道孩子這兩天內(nèi)心承受了巨大痛苦,難怪他沒個笑臉。我可憐的孩子,我以為平時很了解他,原來距離他的內(nèi)心世界還是很遠,很遠。
自從上學以來,孩子不管大考小考,成績沒下過90分,在班上是老師重點欣賞對象,而這次語文卻只考了81分。回顧以往,對于分數(shù),我在他面前一向是輕描淡寫的,從來也沒給過他壓力,也不強求分數(shù),最多是問一下他考了多少分。他學習一向是很自覺的,不用我多操心。雖然我有時也會發(fā)火動怒,但從來不是針對學習方面的。可為什么這樣還會造成他如此的恐懼和傷心呢?看來孩子的世界真不是我們成人想象的那樣單純啊!
記得有一次,孩子這樣試探性地問我們,如果我也像某某同學一樣,考了七八十分,或者不及格,你們會怎么樣呢?我當時隨口說,不會怎么樣,這沒什么呀,分數(shù)又不能代表一切,勝敗乃兵家常事。可事隔不久,這話題又被他重新提起過幾次。我當時只當他說笑的,直至發(fā)生了這件事,我才知道孩子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考試壓力。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說優(yōu)等生更容易產(chǎn)生考試壓力和學習壓力。我當時沒在意這句話,現(xiàn)在才真正領悟了其中深蘊。我們來作個假設,假設孩子所有成績平均分為95分,如果單科考了80多分,心理肯定會痛苦,失去內(nèi)心平衡;而如果平均分為80多分的孩子,單科卻考了90多分,那就會信心大增,自我感覺非常好。因為優(yōu)等生成績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習慣了保持一定的高分(而高分有個上限),就不能忍受在他預想之外的低分。而一旦出現(xiàn)他自認為的低分,便覺得是極大的失敗、巨大的損失,是無論如何也不可以出現(xiàn)的錯誤。那么發(fā)生這樣的“事件”后,自己本身就痛苦不堪、自責不已了,而且還要擔心如何面對父母,想著如何去承受父母的輕則責怪、重則打罵的懲罰。
據(jù)有關調(diào)查顯示,85%的父母對孩子不理想的分數(shù)表示不滿,不能心平氣和地理智對待分數(shù)。優(yōu)生都有壓力,何況差生!常以擁有現(xiàn)代家教理念而自詡的我,自以為在對待孩子的分數(shù)問題上已很寬容了,從來沒施加任何壓力,可依然讓孩子產(chǎn)生壓力,有恐懼!依然害怕我們會責怪。我們這一代孩子是多么的可憐!
世上本沒有常勝將軍。誰都有失誤和失敗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不能容忍自己的低分了,如果作父母的再不能容忍、再不包容,怎么能不讓孩子感到“四面楚歌”、恐懼頓生呢?
看完孩子的日記,我輕輕地來到孩子的房間,撫摸著他烏黑的頭發(fā),親吻他熟睡的粉嫩小臉,默默地說:孩子,好好睡吧!不管你考多少分,媽媽永遠都不會怪你!
(編輯/胡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