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有一位教授這樣忠告他的學生:如果幾年之后你接到母校的邀請,要求你回校參加五年一次的同學聚會,那是件危險的事,你不要去。
同學聚會怎么成了一件危險的事?他認為,聚會會逼著你回頭審視在剛畢業的短短幾年你所取得的成就,是以你同學們的標準:而不是以你自己的職業目標來評判。在晚餐之前,開車駛進校園停車場,斜眼打量著周圍汽車的品牌與款式,努力猜測著你的同學們畢業后混得如何。以及你與他們的差距。在雞尾酒會上,當聽說那些同學已經做了副總裁或者成為百萬富翁時,你默默計算著自己與他們的差距。整個同學會將引發你關于職業成功與個人價值的巨大焦慮和徒然擔憂。更糟糕的是,對五年后重聚場景的設想會影響你現在作出的決定,你可能會調整自己的職業以便在短期內獲得顯赫的資歷,或者很快就賺大錢,以便能衣著光鮮地參加同學聚會;你會將那些心中規劃已久但是不會馬上實現的夢想束之高閣。去從事那種你實際上不喜歡,但卻讓你有錢買得起高級轎車的工作。
不要參加同學聚會!哈佛商學院教授的忠告看似危言聳聽,其實是用心良苦。他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失去自己的職業目標或者對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視而不見,不希望那些聰明有天分的人把時間浪費在為獲得那些頭銜響亮、待遇豐厚的職位的鉆營上……
選自《雜文選刊》200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