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大學:牛津大學
誕生于12世紀末的牛津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由遵循統一大學章程的各學院組成,學院在招生上完全自主,大學僅負責考試和頒發學位。牛津大學的教師頭銜分為講師(Lecturer)、資深講師(Senior Lecturer)、普通教授(Reader)和正教授(Chair Professor)。后三者均為終身制,有名額比例限制,有空位才可遞補。獲得終身教職后,學者不再面臨評審和發表的壓力。著名的例子如哲學家培爾福特的第二本書足足壓了二十年才寫完發表。不過,牛津特有的導師制度,使教授對學生的成長更關注,負有更大的責任。
美式大學:斯坦福大學
斯坦福大學的崛起與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這所大學奉行的學術尖端策略密不可分。通過高薪或破格聘請名牌教授和有潛力的博士生,并對其研究成果定期加以嚴格考核,優勝劣汰,斯坦福大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招攬到大批化學、物理和電子工程領域的頂尖人才。這些人一方面爭取到大量政府研究經費,設立了一批國家實驗室;另一方面,通過專利轉讓和自主創業,促成了信息技術革命和硅谷的興起。斯坦福非常重視應用學科的技術轉化,由此也為基礎學科和人文學科上的大手筆投入提供了資源。
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有個綽號,“伯克利共和國”。這源自這所大學20世紀60年代反越戰抗議和開展言論自由運動的昔日輝煌歷史。自由開放的傳統不僅體現在政治思潮上,也體現于學術研究中。而學生對政治的參與,使得這所學校的校友在加州和聯邦政府的多個部門身居高位,從另一方面保證了經費注入。這所大學今年再度被評為美國公立大學第一名,在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等領域都有突出成就。
私立大學:哈佛大學
作為一所久負盛名的私立大學,哈佛大學的募捐能力無人能及。2006年,其收到的捐贈總額高達292億美元,在所有研究機構中名列第一。在所有捐贈中,來自校友的捐贈比例很高。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哈佛大學向在校生頒發出的每1美元獎學金,都可衍生出5美元的校友捐贈。此外,哈佛大學還雇用華爾街的資深基金經理為其管理校產,通過投資股市和房地產獲利。良好的財務狀況使哈佛可以向最優秀的學生頒出豐厚的獎學金,也可以向最好的研究人員開出令人無法拒絕的價碼。
研究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有“全球理工科大學之最”的美名,截至2006年,有63位諾貝爾獎得主出自這所學校。一份2007年最新報告指出,從個人電腦到B-2轟炸機,麻省理工學院在近代科學革命上的貢獻世界第一。這所大學的基礎研究實力相當之強,從數學、物理學、量子力學,到分子化學,均在全美排名第一。而林肯實驗室、懷特海德研究中心、媒體實驗室更是大名鼎鼎的科技創新的源頭。
教學型大學:巴黎高師
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成立于1794年,是一所專門培養教學和科研人員的高等專科學校。在這所學校,學生被當成“實習公務員”培養,可以享受每月約1200歐元的津貼。前兩年,學生需要在綜合性大學中完成學土學位,后兩年,則在本校教師指導下準備教師資格的全國統考。巴黎高師的入學考試競爭相當激烈,每年只有不到200人可脫穎而出,但畢業生遍布法國政壇、商業圈和文化圈。此外,雖然以教學為主,巴黎高師的基礎研究水平相當高,尤其是數學和理論物理方面,出過多位菲爾茨獎獲得者。
小而專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
創建于1891年的加州理工學院2006年度僅有2086名在校學生,293名在職教授,104名退休教授,以及66名講師。但是,這所學校的教授和畢業生卻獲得過32次諾貝爾獎,按人頭平均,連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都要甘拜下風。加州理工學院的院系并不多,但在物理學、行星科學和地球學等領域公認為全美第一。此外,它也是火箭科學的前沿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