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文入院】
學 話
媽媽常說:“舌頭打個滾,禮貌不折本。”要我見人要講禮貌。
一次,我和媽媽去超市購物,出門時迎賓小姐的一句“歡迎您下次再來”贏得了顧客的贊揚。我想,就這么簡單,我學會了。
幾天后,爸爸的同學來我家做客。
爸爸的同學要走了,我連忙跑過去,拉著叔叔的手說:“歡迎叔叔下次再來。”
叔叔走了,爸爸媽媽對我大加夸獎了一番。
【病因診斷】
常言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最大的問題是:情節平淡無奇,沒有起伏跌宕之感;文章的主題也沒有得到升華。小作者應該通過正反事例的對比,讓同一句話產生不同的效果,才能使作文獨具一格。
【病愈出院】
學 話
媽媽常對我說:“舌頭打個滾,禮貌不折本。”意思是要我見人要講禮貌,受人幫助要說謝謝,麻煩別人要說勞駕,傷害別人要說抱歉……這樣不僅能證明自己是個懂事的孩子,更能體現高尚的修養。
一次,我和媽媽去超市購物,出門時迎賓小姐的一句“歡迎您下次再來”贏得了顧客的贊揚。我想,講禮貌就這么簡單,這下我可學會了。
幾天后,爸爸的老同學來我家做客。我想今天是個好機會,我一定要好好表現表現。我絞盡腦汁地想著自己該用哪些禮貌用語。要說謝謝,對不起還是……
到了傍晚,爸爸的老同學要走了,我連忙跑過去,拉著叔叔的手說:“歡迎叔叔下次再來。”叔叔聽了,撫摸著我的頭高興地說:“平平真懂事,叔叔也歡迎你到我家去玩。”
叔叔走了,爸爸媽媽對我大加夸獎了一番。
還有一次,在太爺爺逝世一周年紀念日那天,爺爺請來幾個和尚給太爺爺念經超度。和尚們臨走時,我像上次一樣,站在大門口笑嘻嘻地對他們說:“爺爺、叔叔,你們辛苦了,歡迎你們下次再來。”原以為,他們也會夸獎我,沒想到,一個年紀大點的和尚笑著對我說:“傻瓜。”媽媽也生氣地說:“呆子,瞎說。”
我感到莫名其妙,為什么同樣的一句話得到的卻是兩種不同的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