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槭(qì)樹是多年生的落葉喬木,高可達30~40米,胸徑60~100厘米。原產北美洲,以加拿大為多,因此加拿大被稱為“槭樹之國”。
每到秋風送爽時,成片的槭樹上掛滿紅艷艷的葉子,猶如燦爛的朝霞,十分美麗。加拿大人把瑰麗的槭樹葉子視為國寶,在他們的國旗、國徽圖案上都繪有紅色的槭樹葉子,槭樹葉也就成了加拿大的標志。
糖槭樹是世界三大糧料木本植物之一,含糖量很豐富,一般15年以上的糖槭樹就可采割樹汁。每逢春天,加拿大人就開始采割糖槭樹的樹汁。他們在樹干上打孔,插上管子,讓白色的樹汁順管子流入采集桶內,每個孔可采集100多公斤樹汁。這種樹汁的含糖量為0.5~7%,高的可達10%。一株15年的糖槭樹,每年可采制兩三公斤糖;每株樹可連續采糖50年,有的可達百年以上。
用糖槭樹樹汁熬出的糖漿香甜如蜜,俗稱“楓糖”。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其余還有葡萄糖和果糖,營養價值很高,可與蜜糖媲美。楓糖的用途很廣,除供直接食用外,還可用于食品工業。加拿大的楓糖產量居世界之首,遠銷世界各國。
柬埔寨境內也有一種能產糖的樹,叫“糖棕”,又稱為“寶樹”。不過它的糖汁不是從樹干流出來的。人們從糖棕的花序中割收的汁液,每天可流滿3竹筒,而且能連續流半年。一株大的糖棕樹一年可產糖5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