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的水缸里,養著一只大龍蝦。那是去年好朋友釣來送給我的。每天,我都要抽空去看看它。(開門見山,引出大龍蝦。)
這只大龍蝦渾身暗紅色,背上穿著一件堅硬的“鎧甲”,上面全是小疙瘩。我知道,這是它的護身法寶之一。(多形象的比喻!)
大龍蝦頭部長著一對長長的靈敏的觸須,經常左右擺動,一旦發現“敵情”,大龍蝦就會馬上擺出迎戰的架勢。這對觸須不就是“哨兵”嗎?(運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
大龍蝦攻擊力最強的武器要算那一對大螯了。它向兩側伸展開,足有十幾厘米長。每只螯有兩根帶鋸齒的鉗,張開后則有三四厘米寬,如被它夾一下就會鉆心般的痛。這對大螯是龍蝦最好的護身法寶。大螯既能幫助大龍蝦攻擊“敵人”,又是它獲取食物的工具。遇到食物時,大龍蝦就會用大螯夾住送往嘴里。它的嘴長在下面,很小,平時有兩扇“軟門”擋著,不容易被人發現,吃食物的時候,才“開門”。(運用“列數字”等方法,具體描寫“大螯”的威武。)
龍蝦的第四個護身法寶,就是像扇子似的尾巴。這個尾巴雖不大,但是很重要。一遇到強敵,大龍蝦就會“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時,它的尾巴就一伸一縮,帶動身軀迅速“撤退”,逃之夭夭。(“尾巴像扇子”“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撤退”“逃之夭夭”生動形象!)
大龍蝦不但十分威武,而且捕起食來也十分有趣。(過渡極自然。)
一天,我把一條小魚放進水缸里,起先大龍蝦和魚雙方都沒動靜。過了一會兒,魚放松了警惕,自由自在地游了起來。這時,只見大龍蝦一邊舞動著觸須,一邊警惕地后退了幾步,它覺得食物送上門了,就伸出大螯向小魚猛地夾過去。小魚機靈地躲開了,而大龍蝦又一螯砸將下去,小魚一下子逃到了龍蝦尾巴后面,龍蝦不動了。突然,它向后一跳,小魚一驚,慌忙逃跑。誰知龍蝦早有防備,伸出大螯向前一戳,小魚躲閃不及,肚子上被刺了個洞。大龍蝦將螯從魚身上抽出,小魚的內臟從傷口處流了出來。大龍蝦心滿意足,夾起小魚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大龍蝦捕魚這一幕真精彩!(大龍蝦捕食真有趣!)
別看大龍蝦在捕食時那樣靈活,但它卻是不愛動的,活像個文質彬彬的書生。(大龍蝦的靜態活像個文質彬彬的書生,這是個絕妙的比喻!)
總評
本文小作者能將大龍蝦敘述得這樣精彩,這樣成功,主要因為:一是材料來自于自己的生活;二是善于觀察,善于捕捉細節;三是平時積累了好詞佳句。達到了“我手寫我心”的效果。
【例文:徐竟議 精評:夢 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