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可是這回我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看到的企鵝卻與在國內的動物園見過的不同。
傍晚時分,我們來到小鰭腳企鵝的故鄉——菲利普島。這里的小企鵝平均身長只有37厘米,相當于南極企鵝的一半,故稱為“小企鵝”。聽導游說,早上,日出前一兩小時,成千上萬的小企鵝會接二連三地走到不遠處的海邊,跳下水,游到深海處覓食,日落后再結伴上岸歸巢。我們到那兒已是5點半左右了。走在棧橋上,只看到兩邊排著一個個編了號的巢,而小企鵝的一點蹤跡也沒有看到??磥硭鼈冞€未回家,我們來得還不算晚。
海灘邊除了兩組水泥臺階和高懸的四盞電燈外,再沒有人為的痕跡。我們急忙來到海灘邊,尋找最佳的觀賞位置去和各國游客一起耐心地等待著小企鵝回家。天漸漸地暗了下來,我急切地眺望著險惡的大海,傾聽著洶涌的濤聲,真為那些小精靈們擔心;沙灘上成了海鳥的舞臺,它們在海邊好奇地看著人們,時而在人們頭頂盤旋。
晚上6時30分,夜色已很濃了,忽然廣播響起了英、漢、日等語言的簡短歡迎詞,隨后說明了游客觀賞時要注意的一些事項。這時,等待的人群中出現了異常。我凝神一看,只見一小團烏黑的東西在海水中時隱時現,一會兒隨著海浪向沙灘上漂來,一會兒又隨海浪退走,似乎這寬廣的大海在熱情地挽留它們。如此反復幾次,一只小企鵝才終于在沙灘上立住了腳,慢慢地從海浪中走出來。它的后背、頭部、翅膀正面是烏黑光滑的,不,不是的,小企鵝的羽毛其實是深藍色的——和大海一樣的顏色,其余部位則是略帶鵝黃的白色。那個小家伙張開雙臂,挺著白肚皮,屁股一扭一扭地向前走來。沒走幾步,又轉身回到了大海。過了一會兒,翻滾的大海里又出現了一個白白的身影,它探頭探腦的,好像一個偵察兵,煞是可愛??墒沁^了一會兒,它又一次走向大海。大家納悶了。忽然,五六只小企鵝上了岸,還有好幾對伴侶跟在后面搖擺不定地前進著。偶爾有幾只摔倒了,又搖搖擺擺地爬起來,讓人頓生憐愛之心。啊,原來它是帶著大部隊來了!
一群又一群的小企鵝排著整齊的隊伍回家了。觀眾也漸漸散了。在回去的途中,我看到棧橋兩邊還有三五成群的小企鵝:有的還在苦苦尋找著舒適的家,有的在家門口乘涼,有的已準備回洞做好夢了。看,那兩只小企鵝在一個巢前吵了起來,相互爭執不下;有一個巢前也有兩只小企鵝,一只困了,拉另一只進洞,而另一只卻不肯,抬著頭,似乎很留戀這美妙的夜色。
雖然景區規定禁止拍照,因為閃光燈會傷害小企鵝的眼睛,可還是有人違規。但愿這不會破壞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人們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因為它們實在是太可愛了!
【指導老師:徐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