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模樣”
找一點塑料泡沫,剪成小塊,或者剪點小紙屑把它們放在收音機或者音響的喇叭盆上,然后,開始放音樂吧!瞧,這些塑料泡沫、紙屑開心得又蹦又跳!
如果你家有很大的喇叭,那么,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把乒乓球放在音響的喇叭上,哈哈,乒乓球也跳起舞來了!
它們沒有耳朵,卻跟著音樂跳得那么合拍、那么有節(jié)奏!不要驚奇,你把手貼到喇叭上,有什么感覺?是不是在輕輕地振動啊?
原來,聲音就是靠“振動”發(fā)出來的,塑料泡沫、紙屑、乒乓球跟著聲音的振動跳舞,讓我們“看”到了聲音的“模樣”。
像水波一樣
在平靜的小河里,丟下一顆小石頭,你看到了什么?對,在石頭落下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圈一圈的水波,水波不停地一波一波擴散出去,漸漸地、漸漸地看不到了。
我們的周圍都是空氣,當聲音振動起來后,空氣也跟隨著振動起來,就像水波那樣,一波一波地向四面八方擴散出去。振動的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我們就聽到了聲音:振動漸漸地、漸漸地變弱,最后,聲音消失,就什么也聽不到了。
奇妙的回音
在山谷里,你放開嗓子大聲喊:“大山,我來了!”然后,就能聽到大山學你說話了:“大山我來了!”“我來了!”“來了!”……
這就是奇妙的“回音”。在有些空空的大屋子里,也能聽到回音。
為什么會有回音呢?當你的聲音一波一波傳出去之后,遇到了山谷,聲波會“掉頭”回來,又回到你的耳朵里。聲音不斷遇到山谷,它就不斷“掉頭”,于是你就聽到大山一遍遍地學你說話。
你已經(jīng)知道,振動會漸漸地、漸漸地變弱所以大山學你的話會越來越不完整,從一句話到一兩個字,到什么也沒有了……
不同的聲音
音樂家發(fā)明了一種“樂器”——在同樣的玻璃杯里放入水,有的放多點,有的放少點,然后用棍子敲玻璃杯。哈,居然有了“多來米發(fā)索拉西”不同的聲音!同樣的玻璃杯,因為水多水少的不同,就發(fā)出了不同的聲音。
你的聲音和你的同桌不一樣,也因為你們的嗓子——發(fā)出振動的東西——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