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陽臺不大,但我還是把它收拾了一下,栽上一株藤蘿。每天,當我的眼睛在白紙黑字間流連了一整天后,便把視線移向陽臺。窗外紅輪系墜,紅霞半天。晚風帶來了木葉的清香,輕啜一口,滿嘴是香。風中夾雜著幾片黃葉,翩翩漫舞似蝶。
今年的春天冷,少有暖意,幾近無春。苦寒中,藤蘿的花,靜靜地佇立在那里,窗下有藤蘿,墜地枯葉幾張,清幽中帶上你幾許滄桑,這是種極致之美,紅木窗,紫藤蘿,相映成趣。
清潮人張潮說過:“花不可無蝶,山不可無泉,石不可無苔,水不可無藻,人不可無癬”。物與物之間,原來是需要相互陪襯的。
人呢?極度浮華,盡造世態炎涼;極度奢欲,盡顯人生荒蕪。倘若可以午后一杯清茶聽綠綺,清晨荷鋤撒花土,可以山問赤足飛舞,河邊輕吻野草,這種生活之諧,是莫大的幸福啊!
想保住人生幸福,我們需要維持好和自然和他人的關系。人活著,就是一個奇跡,然而,活著的人誰也不去理會這個千年難得的機緣。人活著,沒有草原上的動物痛快,它們安寧地垂下頭貪青吃草,等待特殊的日子發一發愛情,就完成了一生。人活著,累著呢,一輩子扛著矛與盾,防不勝防的只有時間的侵襲,它不可抗拒地奪走了人深深眷戀的青存、親情,愛情、生命。
有人說:一個只顧低頭走路的人,永遠都領略不到沿途的風光。而我恰恰相反,我是只顧欣賞沿途風景,而忘了生活的人。喜歡在雨夜撐一把小傘,和著雨點敲打小傘的美妙,踏著流淌的積水在幽靜的地方徘徊,讓飄落的雨洗滌我積滿塵土的心。在都市里安個小屋子,收拾出一小塊地方,種上閑花數株,支起我的三尺書桌,寫一點自己喜歡的文字。華山常在,太湖浩渺,世界永遠都是可愛的。
風花雪月,是歷史的攪和,有褒貶錯亂的感覺,是美麗的誤會、風花雪月,鴛鴦蝴蝶,把進步的腳步那鏗鏘的節奏給消弭了,淡化了品質這樣走路必然沉溺,必然迷失,必然混沌。但是,自然現象中的花草,與人類確實是密切得不能分割。所謂“春日遲遲。秋風颯颯”,都是自然給文學的啟迪,給生命的啟發。于是,我們得重新思考了,另外走一天既是正確的,也沒有嫌疑的道路,因為我們跟自然的淵源,是從融合開始也要到融合結束的。
如今的都市人早已厭倦了城里的喧囂和煩躁,“晨星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想。所以,我們還需要可可西里,需要青海上的藏羚羊。其實,如果你可以在暗夜傾聽竹子在風中的歌唱,能看見月華拂柳,你的人生也不算貧瘠
我在想,明天也許還要在窗子下裁幾莖蓮花,然后在小小的圓葉旁邊,遙想夏夜里荷花淀的卜里荷香,遙想那些久遠的傳說!其實,當我們安靜地呆在書房寫字的時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隱居。此時此刻,飽滿的墨香,幽雅的紙香,大概和田園里那蓬勃勃青草的香,野花的香,并沒有什么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