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一葷一素一菇”
洪昭光介紹,現在聯合國提出21世紀最合理的膳食結構:一葷一素一菇。一菇即是指蘑菇、香菇、金針菇、樹菇、草菇、黑木耳或海帶。他詳細解釋說:“首先,人一定要吃葷。因為人有32顆牙齒:4個犬齒,28個是門齒和臼齒。犬齒是吃肉用的;門齒像刀子,用來‘切’蔬菜水果;臼齒像磨,磨五谷雜糧。所以人應該以素食為主,適當吃肉。葷菜保證攝入動物蛋白和高級營養,素菜保證了攝入纖維素、礦物素、維生素。菇類食品有三個作用:第一,可使膽固醇下降,血液黏度下降,動脈硬化的可能性減小。第二,菇類食品含有香菇多糖,可提高免疫力,降低癌癥發生概率。此外,每天應喝一袋牛奶。
吃太飽的猴子死得快
怎樣才叫科學飲食?洪昭光要人們記住兩句話,第一句話是:什么都吃。—個人需要42種營養素,沒有一種食物可以滿足人體的全部需要。食物種類多才可相互補充。第二句話是:適可而止。七八分飽,感覺正好,營養夠了,不多不少。
洪昭光舉了一個動物實驗的例子:“美國做過一個動物實驗:兩群猴子,一群吃飽為止,一群七八分飽。10年下來,每餐吃飽的猴子肚子大、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的多,100只猴子病死了50只。另一群猴子100只死了12只。最后的結論是:低熱量的膳食是健康的法寶。”
少量喝酒壽命長
洪昭光說:“酒是一把雙刃劍。少量喝酒可預防動脈硬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延長壽命。”他引用來自保險公司的統計結果:滴酒不沾,得病多,死得快;少量喝酒,得病少,壽命長;多量喝酒.病更多,死得更快。
要減肥飯前喝湯
洪昭光告訴大家,看一個人的飲食是不是做到了七八分飽,標準有兩個:體重和腰圍。
理想的體重是:身高減105。比如一個人身高170厘米,體重等于65千克,這樣就是健康的。
第二個指標是腰圍。洪昭光說:“男士2尺7寸,女士2尺4寸,這是健康的標準。超得越多,腹部脂肪越多,動脈硬化概率越高。心跳次數在安靜的時候應該在60~70次份。有研究表明,心跳66次份的人壽命最長。如果超過這個標準,那么動脈硬化就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