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和緊張是當今人們普遍存在的兩種精神失調癥。人們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往往對自己的命運和前途感到惶恐和茫然,由此心理上便產生焦慮和緊張,嚴重者還會引發其他一些癥狀,如記憶力下降、失眠、惡心、腹瀉、眼花、疲乏、多汗、性功能紊亂、心悸、氣喘、焦慮不安、高血壓等。以上癥狀每個人表現不同。對付這些癥狀除了請心理醫生和醫療專家進行診治外,目前流行的感覺療法效果十分顯著。
聽覺——音樂療法
利用自然界中渾厚或清澈的聲音以及各種音樂,讓人們在聽的過程中松弛心靈、緩和心境、消除疲勞、減緩緊張、培養活力的方法稱音樂療法。它是緊張忙碌的現代人非常需要的一種松弛性療法。在生活中不難發現:身體精疲力竭時,聽了舒展優美的音樂后,可精神倍增,疲勞消失;節奏歡快的音樂能使人的情緒不再低落;輕松的音樂可以使人胃口大開;抒情歌曲能使人心情平靜;古典音樂能使人深思、反省和擺脫煩惱;常聽熟悉的音樂,能增強和恢復人的記憶力。
嗅覺——芳香療法
它利用純天然植物精華液的芳香之氣,經由嗅覺器官再經過神經系統,使身心獲得舒解,從而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花的香味能刺激人的嗅覺器官產生舒適愉快的感覺。如桂花香氣沁人肺腑,能使人疲勞頓消;薰衣草發出的氣味能活躍人的情緒;玫瑰花、天竺花香能鎮靜、消除疲勞,并促進睡眠;菊花香對消除頭痛、頭昏、視力模糊有一定療效;丁香花和茉莉花香能使人沉靜輕松、無憂無慮。
知覺——放松療法
練習者用意念逐漸放松全身肌肉,借此獲得心理上的松弛。具體做法是以舒適的姿勢靠在沙發或躺椅上,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頭部,把牙齒咬緊,然后將牙關松開,咬牙的肌肉就會產生松弛感,依此逐次放松頭部各處的肌肉。接著把注意力轉移到頸部,盡量使脖子的肌肉變得緊張,感受到酸痛,然后放松脖子的肌肉,直到覺得輕松為止。再把注意力集中到兩手上,將兩手用力握緊,直至發麻、酸痛再開始放松,然后放至舒適位置,并保持松軟無力的狀態。最后把注意力移到胸部,先做深吸氣,憋幾秒鐘,緩緩把氣吐出,再吸氣,如此反復,讓胸部覺得輕松為止。這樣反復類推,將注意力依次集中到肩部、腹部、腿部,逐個放松。最后全身軟軟地處于輕松狀態,保持2~3分鐘。
視覺——色彩療法
所謂“色彩療法”是指通過觀看各種顏色,從而產生心理刺激,以消除不良心理狀態的療法。如暖色使人興奮激動,感到溫暖、活潑、開朗。冷色則象征安寧和幽靜,如藍色使人感到寧靜、典雅,可以消除緊張情緒,使人反應靈活,思維敏捷。中間色則更容易產生溫柔平靜的心情。例如,當人們用眼時間太長,導致兩目昏花視物不清,若能看一看綠色植物或綠色物品,則癥狀會大有改善。
觸覺——按摩療法
按摩療法是自我或他人通過穴位按摩,可加速血液循環,增強機體新陳代謝和通透性,改善肌膚的韌性和彈性,調節氣血平衡,促進淋巴液回流,從而達到消除疲憊的一種方法。例如,雙目緊閉,用自己的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額和后脖頸處,有規律、有意識地向一定方向旋轉,可治療緊張性頭痛。
小竅門
頭痛不妨試用中藥塞鼻
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病癥,而目前以頭痛為主癥者,多見于感染性發熱性疾病、高血壓、顱內疾患、神經衰弱、腦外傷和偏頭痛等。除了一些器質性病變所導致的頭痛外,絕大部分患者的頭痛都沒有器質性病變,故稱非器質性頭痛。這種頭痛與精神緊張、壓力大、焦慮等心理因素密切相關。此外,不良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是造成頭痛的主要原因,如通宵打麻將,熬夜,久坐,腰、背、肩疼痛以及視疲勞、頸椎病等都會引發頭痛。
很多慢性頭痛患者在發作的時候常用止痛藥物來控制和減緩疼痛是必要的,但是,止痛藥只能減輕一次發作,不能減少頻繁發作。對這些非器質性頭痛患者,可以試試一些中醫小偏方,發作時可用中藥薄荷、艾草、細辛、迷迭香、白芷、麝香、冰片等外敷、塞鼻孔,常可取得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