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赴宴的機會越來越多,尤其是節假日。十一長假里,無論是合家團聚還是迎賓待客,餐桌上總是擺滿了美酒佳肴。不過,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這宴席上的考驗也就又來了。吃吧,怕引起血糖升高;不吃吧,又怕影響了大家的興致。那怎樣既不傷友情又不加重病情呢?其實,只要糖友們念好了“赴宴經”,就不會因嘴惹禍。
民間有句俗話,三分治,七分養。對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該病風險較大的人群來說,從日常飲食上注重療養,意義更甚于用藥。“赴宴經”包括“四少四多”。
少吃多嘗現在宴席的飯菜越來越豐盛,但大多是“四高食品”(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這種膳食對糖尿病病情控制十分不利。不少糖尿病患者就因赴宴后血糖升高,不得不到醫院就診。因為糖尿病患者飲食必須控制總熱量,要求低熱量、低脂肪、低糖、高纖維,所以面對宴席上的“四高食品”,要少吃多嘗,以免一吃就超量。“要像蜻蜓點水一樣,多樣化地品嘗一點,選擇性地少吃一些。”這樣既飽了口福,又不至于超量。
少葷多素 宴席上雞鴨魚肉較多,動物油含量較高,而且烹調中多采用油炸煎炒,這樣脂肪含量更高。高脂肪膳食不僅會增加體重,而且會降低體內胰島素敏感性,升高血糖,還會誘發高血脂、心腦血管病,所以“赴宴經”要求,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葷腥和油炸食品。最好選擇經過蒸、煮、燉、汆、拌、鹵加工的食品,如水煮基圍蝦、清蒸魚等;多吃素食,如蔬菜類、菌類、豆類等。目前國際上最推崇的保健素食是魔芋,因其低熱量、高纖維,具有飽腹、減肥、通便、潔胃功效,和肉同食可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平穩餐后的血糖,是糖尿病、心腦血管病患者餐桌上的佳品。但每次食用量不宜過多。
少精多粗 宴席上的主食大多是精細面粉制作,有的甚至加了奶油、糖、蜂蜜、肉末、果醬等升糖物質。精粉饅頭、面包、大米飯,血糖生成指數高達80%以上,食用后血糖很快上升,要盡量少用。相反,應多食用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素、血糖生成指數低的粗糧,如全麥粉、蕎麥、煮玉米等。這些食品因富含膳食纖維素,具有飽腹、延緩葡萄糖吸收功效,可減少食量,消除餐后高血糖,另外還具有通便、減肥、降脂的作用。美國糖尿病學會推薦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入膳食纖維素30克左右,而我國居民普通膳食中還不足10克,宴席上恐怕連5克都沒有。故此,赴宴前或平時補充一些膳食纖維素非常必要,餐前用一袋膳食纖維素沖水,當飲料喝更是兩全其美。
少酒多茶 飲酒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一直是一個禁區,可最新科學研究表明:適度飲酒(每天攝入酒精含量少于30克),可以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的危險性,過度飲酒才會增加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率。宴席上大家常以酒助興,親朋好友互敬幾杯也是常情。但飲酒對糖尿病患者弊多利少,酒精熱量高,大量飲酒往往影響正常進食,引起血糖波動,長期飲酒還會引起血脂升高、動脈硬化、脂肪肝等。故糖尿病患者以不飲為佳。常言道:客來茶當酒,茶淡情誼濃。茶又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飲品。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茶不含糖,具有多種保健功能,如綠茶富含防止機體老化的谷氨酸,可利尿、提神、健腦。所以在無糖飲料中,茶應該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飲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