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去看望兩位老友。進屋坐定后,下意識地打量了一番室內的陳設:那種簡陋和陳舊,實在讓我吃驚;再看老友夫妻二人,雖說剛60出頭,但是體質、神態、舉止都顯得十分虛弱和衰老。待我要走時,男士還能夠勉強出門相送,而女士連門坎也跨不出去了。按說,他們兩人都是退休職工,退休金合起來也有2000來元。兩個兒子都有自己的工作,完全可以獨立生活。如果二位老人能把退休金都用在自己的生活上,盡管日子過得不會太富裕,但是也絕不會弄到如此狼狽的地步。后來,我向他們的鄰居打聽情況,鄰居告訴我:“老兩口一心攢錢養兒孫,把大部分退休金都存到了銀行里,卻舍不得花錢養自己。盡管他們的退休金并不算少,但是他們在吃飯、穿衣和其他花費方面總是能省就省,能湊合就湊合,有了病,一般都舍不得上醫院。”
這兩位老友的狀況,使我深受震撼。聯想到目前離退休老年人中,像這兩位老友那樣寧可處處苦自己,省吃儉用、節衣縮食、湊湊合合地過日子,而把大半的退休金都存起來,以備“養兒孫”的人不在少數。如果說他們把錢存起來是為了能有點兒“老底兒”,還情有可原。但是,據有關方面對參加儲蓄的老年人做的一次調查顯示,他們儲蓄的目的中38.5%是為子孫受教育用,14.2%是準備子女們買房、買車、買家具用,5.7%是準備子女婚嫁時用,3.0%是為防兒女遭意外用……也就是說,他們儲蓄目的中61.4%是為子孫。
其實,俗語說:“兒孫自有兒孫?!?。隨著社會的發展,兒孫們的生活一定會一代好過一代。特別是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一天天改善。當前,在收入方面,年輕的超過年老的、老子不如兒子的不是個別現象。所以,我勸老年朋友們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不必再為兒女們的未來過分擔憂,為他們攢錢,而要把養老金主要用在自己身上。古人早就有“兒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兒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的教誨。我們老年人應該牢牢記住古人的教誨:放心子孫,關心自己。
我認為,我們可以學學西方國家退休老人的做法。據英國某人壽保險公司對英國退休老年人的調查,接受調查者中有3/4的人把所有積蓄都用在晚年生活上,僅有15%的老人準備留給子孫一點兒;日本一位研究老年問題的教授多湖先生經過對大量老年人支配退休金情況的統計,提出老年人應該把養老金的88.2%用于自己,11.8%用于子孫。我們完全可以參照他們的做法或意見,合理支配自己的退休金。
要依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妥善安排和改善自己的晚年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既不要奢侈、浪費,也不必過于節儉。要把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得充實、豐富、生動有趣,只要有條件,就要參加體育鍛煉、旅游、跳舞,進劇院,會朋友……要堅持預防為主,舍得“投資”保養自己的身體。
老年朋友們除了吃東西要注意新鮮衛生、營養均衡以外,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吃一些營養品,做到“花錢買健康”,不要等著身體真的出了毛病再去花錢買藥吃。而一旦真有了病,要舍得花錢治療,不能硬扛。
總之,老年朋友們在為自己花錢時不要太摳門兒,而是“該出手時就出手”,健康快樂度晚年。
小提示
定期儲蓄存款“三忌”
一忌開大額度存單。按儲蓄存款利率政策規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按支取日銀行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由此可見,一張存單存款數額太大,一旦在存款到期前急需用錢,提前支取部分就會損失一部分利息。應對的辦法是化整為零,多開幾張存單。
二忌選擇過長期限?,F行儲蓄政策規定,定期儲蓄按開戶日約定的利率計息。如果選擇存期過長,一旦遇到利率上調,就會出現存款被“套”導致利息收入減少。
三忌將存單與有效身份證件同放一處。如果存單與有效身份證件同時被盜,存款很容易被盜竊分子支取。防范的辦法是將存單與有效身份證件分開存放。再有,存款時預留密碼不宜用生日、電話號碼等易被猜中的號碼,而是選用自己易記的其他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