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病癥,千奇百怪,令人耳目一新。時下,與婚育女子有關的“時髦病”,正悄悄地進入人們生活之中。
▲性交過頻的不育癥
小玲結婚已經3年了,就是不見肚子大,開始以為自己不具備生孩子的功能,后經醫生檢查診斷,都說性器官發育良好,應該具備生育能力。醫生詢問了小玲的婚姻生活,得知小玲和其丈夫都認為,性交頻繁,受孕的概率就高。為此醫生給她開了一張“處方”:夫妻間隔一段時間,然后再在一起生活。不久,便傳來小玲懷孕的消息。
通常新婚夫婦性交比較頻繁,但每周不要超過4次;婚后數月,應逐漸減少至每周1~2次;40歲以后,一般應1~2周1次。當然,性交的頻率不能一概而論,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健康狀況、心理狀態及所處環境不同,性交頻率會有很大的差異,但應以次日不感到疲勞為度。
如果性生活過于頻繁,男人每日性交甚至每日不止一次地射精,常常會使精液量減少和精子密度降低,精子活動力和生存率也隨之下降,受孕的機會也就減少了。
性交過頻引起不育的另一個原因,是女性的“免疫抗體”。當夫妻性生活后精子到達子宮頸時,如果遇到“凝集抗體”,精子就會黏附堆積在一起,最后被女性生殖道黏膜所吸收,以致龐大的精子部隊全軍覆沒。精子如果遇到“制動抗體”,它的行動就會受阻。“制動抗體”還可使子宮及輸卵管的收縮能力減弱,所以即使能夠勉強受精、著床,因為免疫抗體的影響,往往使胚胎發育障礙而有早期流產的可能。
母愛淡薄的代乳癥
哺乳是上天賦予每位母親最神圣、最偉大的“工作”,然而,隨著人們生活逐步富起來,有些人輕信某些廣告宣傳,誤認為代乳品的營養價值優于母乳,不少人給嬰兒斷掉母乳,換用奶粉等代乳品。
其實,母乳是喂養嬰兒最好的食品,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任何一種食品可以取而代之。人稱母乳是“白顏色的血”,除了沒有紅細胞外,成分接近血液。母乳喂養有利于嬰兒身心健康,有利于促進產婦康復。另外,吃母乳可以增強嬰兒胃腸道的抵抗力,而這又恰恰是牛奶所無法辦到的。
▲庸醫刮胎的切宮癥
一些年輕婦女未婚先孕,只好請私人“醫生”胡亂打胎,由于手術不符合衛生要求,損傷了子宮,帶來輸卵管發炎、宮腔粘連、閉經等病,以致造成終身不孕的,不乏其人。由于私人醫生醫療設備少,技術水平低,環境差,因而私自流產最容易損傷子宮內膜,尤其是反復做人流,吸刮時容易損傷子宮內膜肌底層組織,因人流導致子宮穿孔的也不乏其例。在子宮內膜與子宮肌底層之間的正常組織被破壞以后,子宮內膜很容易向肌層組織生長,形成子宮腺肌病,它會導致患者的劇烈疼痛,至此醫師也愛莫能助,唯一的辦法就是切除子宮。
藥流不當的出血癥
近年來在臨床上廣泛使用抗早孕藥物米非司酮(息隱)配伍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進行藥物流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與人工流產手術相比,藥物流產避免了器械損傷,痛苦小,副反應輕,后遺癥少,相對而言心理壓力也不大,這無疑給意外受孕女子帶來了極大的福音。然而,事實上藥物流產并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么樂觀,使用不當,輕則達不到流產目的,重則有生命危險。
流產藥物的另一個名字叫“催經止孕藥”。有性生活史的女子,只要月經期超過幾天不來,就應服藥催促月經來潮,以達到終止懷孕的目的。但大多數人是通過檢查證實已懷孕后,才想到藥物流產。這時月經期已超過數十天了,孕囊已經著床,蛻膜生長已較豐富,雖然藥物能使孕囊推出,但蛻膜卻不一定能完全脫落。對于生育過或做過人流術的孕者,子宮傷口尚有瘢痕,殘留在子宮內的蛻膜就容易引起出血。藥物流產失敗率在5%~10%。因此婦產科專家告誡,藥流不可在家進行,并建議一旦決定選擇藥物流產,一是要嚴格控制懷孕天數,孕期越短效果越好;二是最好到有急診處理,有刮宮和輸血(液)條件的醫院購藥,并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