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個文化的過程,行政管理是人文管理,在人文管理中重要的一種力就是文化力。
管理是一個文化的過程,行政管理是人文管理,在人文管理中重要的一種力就是文化力。文化力具有激發力、導向力、感召力的作用,對行政管理工作至關重要。一個行業和部門能否培育具有自身特點的行業文化并發揮其積極作用,將直接決定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作為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行業群體意識和行業價值觀念,行業文化是行業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和無形財富。所以鎮江交通要更好更快地發展就必須積極打造行業文化,而行業精神是行業文化的高度濃縮,是行業文化的靈魂,她深刻地影響著行業的發展模式、制度選擇、政策取向以及各種資源開發和生產要素組合的水平。因此,要打造好交通文化必須先打造好交通精神。以行業精神為總攬,使全體交通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通過交通精神的激勵,使交通共同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潛移默化變為全體交通人的實際行動,逐步培養成以行業精神為靈魂的交通獨特文化,從而凝聚行業成員,樹立文明形象,加快交通發展。
一、鎮江交通精神的基本內涵
交通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先行軍和社會文明的重要窗口。在長期的行業發展中,逐步形成了以“通”為標志的行業文化特征。鎮江交通人在新時期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率先發展的征途上,形成了銳意改革、勇于創新的睿智理念,顧全大局、舍小家為大家的風尚情懷,挑戰極限、追求卓越的精神,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文明形象,并在此基礎上,提煉出“求真求實,爭先爭強,創新創特”的行業精神。這是交通科學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交通創業發展的優勢和無形資產,是鎮江交通獨特的行業文化。
“求真求實”,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遵循科學的發展觀,踐行務實誠信的作風。這是凝聚交通人的精神紐帶,規范和引導交通人與時俱進的價值標準,激勵交通人不懈奮進的動力源。求真求實不僅涵蓋了交通人特別能吃苦、特別顧大局的精神內核,而且體現了真實、務實、真誠、誠信、誠實、實事、實干,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實功,主張以事驗理,義利統一,務實不務虛;奉行著文明行業最高的道德標準——誠信,即誠懇、誠實,講信譽,守信用,展示文明服務的嶄新形象。求真求實,作為每個交通職工的為人之道,就是講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忠誠老實,誠懇待人,才會有信用、信任、信譽。
“爭先爭強”,就是勇于先行,爭創先進,走在前列,爭創一流,做大做強,以人為本,協調持續發展。這是一種奮發進取的志向、目標,更是一種地位和責任。它涵蓋了交通人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爭先,特別講奉獻的精神內核和敢于戰斗,敢于勝利的英雄氣概。交通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又是必須超前發展的先行行業,更是跨越發展的支撐產業,社會責任賦予交通光榮而艱巨的先行軍的使命,交通人要成為率先發展的“第一方陣”,要成為創業發展的排頭兵。
“創新創特”,就是創業要突破舊的,創造新的,創造出與現存事物不同的特色,變革現狀,推進發展。創新創特是交通人特別能戰斗,特別能爭先的目標取向,就是要上下齊心,抓住機遇,勇于開拓,大膽創新,甘冒風險,不畏艱難,敢為人先,努力去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資本和管理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得到充分涌現,激活每個創業主體來創新創特,形成全行業創業的熱潮。
新時期“鎮江交通精神”的內涵,體現在共同奮斗的價值取向上,體現在良好的傳統和社會公德上,體現在內在凝聚力上。她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交通的優秀傳統和時代精神,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交通未來發展的精神動力,她滲透于交通發展的各個方面,是從交通人創造性實踐中提煉出的“精、氣、神”,對交通的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二、鎮江交通精神的基本特性
鎮江交通精神是交通行業各部門、各單位在交通建設、運輸和管理實踐中產生的各種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綜合體現,體現出務實誠信的品質、勤于探索的勇氣、配合協作的作風、勇于率先的氣概的特性。
施工生態錘煉了交通人務實誠信的品質。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場所主要在野外、在露天,而嚴格的施工程序,嚴謹的施工工藝,嚴肅的施工技術使得交通建設者來不得半點馬虎。特殊的施工環境,長期艱苦鍛煉的熏陶,形成了交通人實事求是做事,認真負責干活的誠信品質。交通人為了人民的事業和社會的發展,以苦為榮,以苦為樂,埋頭苦干,艱苦創業,不辭辛勞,克服了無數困難,作出了巨大貢獻。
技術創新鑄造了交通人勤于探索的勇氣。挑戰極限,超越自我,是交通人不斷前進、敢于創造奇跡的精髓。在新創造中遇到的新技術難題,要求交通人不斷地去探索、去超越。交通人特有的勤于創新的勇氣表現在工作的不同層面。蘇南運河的整治,高速公路的建設,特別是用9個月的時間,建了一個廠、搬了一個廠、拆了一個廠,市場化運作建起了全省第一條百米生態大道,以及園林景觀——檀山路、水景大道——潤州路、人文景觀大道——金橋大道等工程,無一不是交通人勇于探索的杰作。
目標趨同培育了交通人配合協作的作風。工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眾多技術領域和社會方方面面,匯聚數千名科技人員和施工人員,共同的目標追求形成了的社會大協作體系,廣大交通人不計名利得失,顧全大局,履行職責,形成了強大合力。“全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潤揚大橋建設,涉及眾多施工項目、施工單位,工種層次多,技術含量高,管理復雜。在行業精神“這只無形的手”指揮下,井然有序,分工協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提前完成了任務,奏出了一曲團結協作的高昂凱歌。
先行地位激發了交通人勇于率先的氣概。交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先行軍,強烈的責任意識培育了交通人奮發進取、勇爭第一的志向。外在體現就是建設一流的精品工程,培育一流行業管理隊伍,處處爭先,勇當排頭兵。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堅持高起點的發展理念,瞄準當今交通發展前沿,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創新,經營交通率先開了先河,執法公示制率先在全國、全省試點,地方海事巡航率先在蘇南運河全線推行,公路環境整治率先在全省上升為政府行為。在工程建設、行業管理和企業工作取得佳績的同時,交通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累累碩果,這都體現了交通人勇于爭先、敢于當強的精神。
三、強化鎮江交通精神的引領作用
鎮江交通精神是全體交通人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意識,具有導向、約束、凝聚、激勵、協調等功能,各種功能密切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一種系統的、綜合的整體功能,共同對行業的發展產生推動作用。作為交通行業文化的精魂——新時期“鎮江交通精神”,應融入到交通的各項工作中,引領鎮江交通更好更快的發展。
在基礎設施建設中,不斷用文化豐富建路內涵。積極開展文明工地創建活動,培塑現代交通建設環境新形象。不斷創新創特,追求卓越,建設一批新型道路,把交通文化融入到交通工程中去。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自然和諧、科學發展的建設理念。現在,“建好一個工程,做優一方環境”,正在通過一個個具體工程惠及當地廣大群眾。南徐大道建設真正取得了“車在山間行,路在草中延,人在景中游,鳥在林中飛”的效果,其綠化工程在建設部“優秀園林工程獎”評比中榮獲金獎,并且是獲獎工程中唯一的一項道路工程。寧常高速公路穿越茅山采用了建雙向六車道、單線全長1628.5米的茅山隧道,不僅使隧道與茅山渾然一體,有效保護了8萬平方米自然植被,實現了“建景觀隧道”的追求,還豐富了我國隧道施工工藝技術。水景大道潤州路的建設,把曾經兩岸殘破、河道淤塞、河水黑臭的躍進河變成了一幅風光秀美,亭臺水榭臨水、親水的江南水鄉民居風情畫。
在行業管理中,不斷用文化提高服務能力。以人為本、服務大眾是交通行業的價值觀,也是展示交通文化的窗口。應通過敬業盡責管理和服務行為表現交通人優良的職業道德規范。要積極實施行政執法人員素質達標工程,出臺《鎮江交通系統貫徹執行交通行政執法五項承諾的實施意見》和《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提高文明執法水平的意見》,用制度文化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用科技手段優化服務手段,用環境文化來打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推行一級汽車客運站聯網售票、城鄉客運“零換乘”、重點水域船舶簽證“一卡通”等“十項便民措施”,實施農村公路通達工程、普通公路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等“十件惠民實事”。忠于職守,執法為民,樹立鎮江交通文明規范的管理形象。
在行業文明創建中,不斷用文化引導品牌建設。把文化的理念運用到服務品牌建設中,提升服務層次,深化服務內涵,已成為提升文明行業創建水平的重要載體。一是要繼續放大知名品牌的效應。全國勞模、全國人大代表王龍芳根據多年的服務經驗,提煉總結了“五心五勤五主動”工作法。我們應緊緊抓住全國勞模這個知名品牌,放大品牌效應,推出特色服務,延伸品牌的影響力。二要提升老品牌的質量。南門快客站“王龍芳服務組”在原有創建的基礎上,以“規范、優質、周到”為標準,進一步深化規范化服務建設,被省交通廳評為“江蘇交通十大文明服務品牌”。客運中心站“快樂之旅”雷鋒車服務組不僅為旅客走好服務,還設立了“愛心基金”,幫助旅客解決突發的困難。他們的延伸服務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矚目,“真情服務”的形象已成為鎮江城市一張亮麗的名片。三是積極培塑新品牌。積極培塑了“寧愿自己跑累腿,不讓船民多跑腿”的地方海事“趙姐”窗口,“有報必接,有難必幫,有險必救,有求必應”的運河“919”船民服務熱線,“誠信服務示范班線”——鎮寧綠色通道等一系列服務品牌。目前,以“王龍芳服務組”、“快樂之旅”雷鋒車組、“水上雷鋒服務臺”為代表的一批交通服務品牌,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提升了交通社會形象的美譽度。
(作者為鎮江市交通局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