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黨支部活動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掛在墻上的那一張張獎狀,從1997年到2006年,丹陽市殯葬管理所連續四年和六年被評為丹陽市文明單位、丹陽市五好先進黨支部等,獲得各種榮譽稱號多達幾十項。
榮譽,記載著所黨支部一班人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硬”的工作方針而付出的辛勞,記載著全體黨員和干部職工任勞任怨、勇于奉獻的拼搏精神,也記載著全體殯葬職工在為百姓服務中取得的累累碩果。
今年以來,丹陽市殯葬管理所始終以鄧小平理論為指針,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和諧文明觀,以創建文明單位、先進黨支部、誠信服務示范窗口等為重點,干部職工團結一致,扎實工作,圓滿地完成上級黨委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丹陽市殯葬管理所之所以能在三個文明建設上突飛猛進,在于他們狠抓黨建工作和強化隊伍建設,打造一流服務,既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群眾的滿意度也逐年提高。提起殯葬管理所,丹陽市和鎮江周邊區域的廣大百姓都會這樣評價:誠信服務示范窗口。
為保持已獲得的榮譽,黨支部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特別是今年以來,他們大力組織實施“凝聚力工程”,以不斷提高黨員隊伍的素質和能力。該所黨支部結合殯葬管理所的工作實際,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全體黨員干部的頭腦。一是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責任機制;二是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載體;三是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四是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考核機制,還推出了殯葬服務行業“八榮八恥”的自選動作,即“以熱愛殯葬事業為榮,不解決喪戶困難為恥……”通過抓好黨員的經常性學習和教育,不僅全面提升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而且全所上下形成了團結協作、改革創新,勤奮嚴謹、謙虛好學,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的良好氛圍。
加強制度建設,確保殯葬經濟發展。支部建立健全民主集中長效機制,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黨支部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在黨員發展、中層干部任免和三館一墓一車隊、工藝廠重大決策等方面,由支部集體研究。每半月召開一次支委會或擴大會,研究當前黨建工作和部門工作,為發展殯葬經濟保駕護航。
完善黨建工作機制,注意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今年以來,認真做好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培養、教育、考察等工作,按照票決制要求,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及時足額做好黨費收繳工作。積極開展建黨86周年各項活動,引導黨團員積極參加所在社區義工服務活動。切實做好黨建帶團建、工建等活動。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夯實黨建工作基礎。積極實施“三級聯創”、“愛心奉獻”主題教育活動。2007年支部在開展結對幫扶、凝聚力工程等活動過程中,關心職工生活,向困難群眾“送溫暖、獻愛心”,全體黨團員、干部職工共計捐款5500元。活動的開展,不僅較好地樹立了殯葬管理所的良好形象,而且促進了和諧丹陽建設。
推進廉政建設,民主評議行風。為使所黨支部成為干部職工信得過的戰斗集體,他們狠抓了廉政思想建設、廉政制度建設、廉政文化建設。廉政建設活動中涌現出許多好人好事,抵制迷信、謝絕饋贈,已成為全館黨員和干部職工的自覺行為,贏得了社會的贊譽。為了搞好民主評議行風活動,所黨支部成立了領導小組,下發了書面通知,對重點評議范圍、評議的主要內容、評議步驟等都作了明確要求。評議中共發放了100份殯葬事業單位建設情況調查,回收率100%,滿意率高達90%以上。
與此同時,支部注重加強和改進內部管理上動真格。一是不斷充實和完善內部管理的各項內容,進一步完善了考勤制度,考勤與工資獎金掛鉤;二是把行風建設和服務質量始終作為經濟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今年,該所為改善服務環境,提高殯葬經濟增長點,共投入資金260萬元繼續完善內部設施的更新和火化爐升級改造工程。
丹陽殯葬管理所黨支部通過強化黨建工作成為了一個團結善戰的集體,他們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發揮特別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從而使全所三館一墓一車隊軟硬件建設得到了明顯改善,服務網絡覆蓋面越來越寬,優質配套服務日趨規范,在鎮江地區社會信譽度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