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自己的,只要肯拼搏,沒人能拿走。”這是15歲少年、合肥六十一中初三學生曹蘊涵,在母親重癥纏身萌發死的念頭之時,鼓勵母親好好地活著說的話。為了給母親治病,這名文靜內向的少年,兩月寫成15萬字魔幻小說,日前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他說,我要用稿費給母親治病!
診悲情離家,80元血汗錢打動母親
曹蘊涵1992年出生在安徽廬江山區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三口之家本也和樂融融。但自1996年,母親左敦平常覺得身體不舒服,開始沒放在心上,誰知情況越來越嚴重,到醫院一查,才知道是高血糖,因為貽誤了醫療時間,已引起了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并發癥,多病造成體弱,左敦平的身體已非常差,只能靠大量的藥物維持,成了家里名副其實的“藥罐子”。
為了方便左敦平就醫,曹家決定搬到合肥,租住在南門近郊附近,靠曹父打工維持這個家,9歲的曹蘊涵也隨父母一道來到合肥,借讀于合肥市六十一中學附小。曹蘊涵自小就較為內向,不大愛出門,但他在家也忙乎得不得歇,特別愛寫寫畫畫,看些歷史名著。家里無錢買書,父親便經常帶他來到合肥花沖公園舊書市場淘書,常常花5元錢就能買好幾本大部頭舊書,曹蘊涵如饑似渴的汲取知識的營養,每逢父親勞頓一天收工晚上回家,他就喊來母親,對父母有滋有味的講起書中的一個個精彩歷史故事,這成了貧寒家庭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
2004年,曹蘊涵上初中了,仍借讀于合肥市六十一中。上初二時,有了自己獨立人格思維的曹蘊涵突然開始萌發了寫魔幻小說的想法,他對整天在家養病的媽媽說“媽媽,我從小時候到現在都感覺自己想象力比較豐富,我想把這些想象記下來寫成書,媽媽你身體不好很少出門,我想寫好后讓這些文字陪伴您,好改善下你的心情。”左敦平對兒子的想法一開始沒在意,只是告誡他專心學習,別耽誤了功課。
由于買不起好藥,母親的身體也越來越差,父親在一家汽車修理廠打工,白天修車,晚上到旅社值班掙錢補貼家用,一家人每月靠父親900多元維持生活,但醫藥費在年年增加,使得貧寒家庭經濟更加困難。2005年底的臘月25日,左敦平再次受寒發病,為省錢,從醫院回家后媽媽托家門口的小診所醫生幫吊水,一天要連續吊三瓶藥水,那個冰冷的晚上,左敦平第一次萌發了自殺的念頭:世界美好但已經不屬于我了,我的存在只會給這個貧弱的家庭雪上加霜,黯然失色的生命已經失去意義……”深夜,左敦平偷偷拔掉輸液針頭,靜靜等候死亡的來臨,母子連心,還是折騰一夜稍微打了個盹不放心母親的蘊涵及時發現了危險,他大哭著叫來醫生,丈夫和兒子一遍遍地規勸她:自古偉人也難逃一死,人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提高生活質量,只要你有一口氣,我們就是一個完整幸福和睦的家呀!無數次勸解讓她思想繞過了“這道彎”:如果此時一人棄他們而去,丈夫和兒子所有的付出豈不付之東流?她感到父子兩的話似甘露在滋潤她那瀕臨枯竭的心。
所幸當時醫院搶救及時,左敦平已無大礙,但那次用完了家中所有的錢,臘月29日出院時,家里連一粒米都沒有。曹蘊涵忽然想起,自己可以通過寫小說掙稿費,幫媽媽買藥。左敦平知道兒子這個想法后,開始極力反對孩子寫小說:“你的學習任務重,再熬夜寫小說,身體負荷大,不能讓這么小的孩子有這么大的壓力。”曹蘊涵怕惹媽媽生氣,不在家寫小說,決定把小說寫在活頁本上。每天上學時,他將活頁紙偷偷扯下,帶到學校去寫。然而紙包不住火,2006年4月29日早晨,他在將寫好書稿的活頁紙裝到本上時被媽媽發現。心疼至極的左敦平大發雷霆,狠著心說:“不聽話的孩子,你走,我不想再看到你了,看到你會把我氣死!”
母親的氣話,曹蘊涵卻當真了,怕引起母親血壓上升,他連夜離家,走時不忘將活頁本帶著。第二天剛好是五一長假,他在合肥南七一家飯店找到了份迎賓的工作,想利用那幾天時間打工掙點錢補貼家用。孩子沒了蹤影,左敦平急壞了,發動親戚到處找,一直不見蹤影。其實,蘊涵天天都能看到母親,因為想家的他每天下班他都回家,但不敢進家門,就在樓下的巷子口盯著自家的窗戶,看見熟人就匆忙躲開。一直到5月6日,左敦平焦急病倒,將一切看在眼中的蘊涵急了連忙沖回家,跪在母親床前認錯。在外六天六夜,他把掙到的80元錢交給母親,顫著聲說:“媽媽,我再也不和您賭氣出走惹您生氣,這是兒子掙的錢買點豬肉補補身子吧!”因為一直沒洗澡,鞋子不透氣也沒鞋換,天天都站十幾個小時,母親發現蘊涵的雙腳后跟已經流膿潰爛發出惡臭,她淚如泉涌,心疼地一把摟緊兒子,“遭這么大的罪,都怪媽媽話太重,孩子,你想寫就寫吧!”
兩月寫15萬字,圓夢稿費救母
身體病痛再加上經濟壓力,左敦平又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再次萌發死的念頭。蘊涵發現母親消極治療,無數次鼓勵母親說:“生命是自己的,只要肯拼搏,沒人能拿走……”蘊涵央求母親要好好活著,他還想在2008年打工掙錢帶母親去北京看奧運。了解兒子苦心的左敦平堅強起來,與兒子擊掌為誓,努力活著。
怕兒子再離家去打工,左敦平雖然同意兒子寫小說,但限制必須是在假期,不能耽誤學習。早在2006年的五一長假里,蘊涵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開始構思小說框架草擬提綱。2006年暑假,蘊涵開始著手寫魔幻小說《阿風之冒險記》。對于少年蘊涵來說,寫小說最大的成本就是時間和健康,蘊涵一天要花上十幾個小時來寫作,由于用眼過度,他的眼睛時感脹疼流淚,后來實在撐不下去了,才到附近的一家小診所就醫,醫生非常嚴肅地告訴蘊涵,如果再這么不要命干下去的話,眼睛將重度近視。聽了醫生的話,蘊涵嚇得整整一天沒再敢碰小說,可是晚上大腦一進入小說中的人物內心世界,他的手就開始癢癢,欲罷不能,只得翻身起床挑燈疾書,為自己的筆下人物“痛并快樂著”。那個暑假,蘊涵整個人好像進入到一種癡迷瘋狂的狀態中,白天吃飯想著小說的事情,連晚上睡覺做夢也是關于小說,常常是睡到半夜醒來,突然想到什么好的詞句或情節,馬上從枕頭底下拿出紙和筆記下來。不過,蘊涵最痛苦的還不是條件艱苦和眼痛,而是沒有了寫作的靈感。有一次,蘊涵要寫一段主人公登山的情節,但是寫了很多次都不能讓自己滿意。為了真真切切體驗一把登山的感覺,蘊涵冒著37度高溫,騎著自行車到15公里外的肥西紫蓬山爬山體驗。爬到山頂后,終于找到了靈感,他趕緊拿出隨身攜帶的紙筆,一氣呵成,那種感覺真是暢快淋漓啊!這樣,到8月24日,書稿全部完成,共176頁15萬字。小說中的主人公阿風無數次冒險,出生入死制服了無數個妖魔鬼怪,為消滅不死之魔,阿風在險惡和困苦中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磨練成膽識過人、除惡去邪的民間英雄。小說情節跌宕起伏,羅列了各種妖魔鬼怪和各種降魔手法,想象力非常大膽豐富。書里書外,異曲同工,阿風的母親非常偉大,但受人控制,阿風誓言即使賠了生命也要救回母親。蘊涵似乎是希望自己能和英雄阿風一樣,救回母親。寫書并未影響蘊涵的成績,從初二到初三,蘊涵的各科成績在班級都是前15名。
兒子想通過稿費救母親,母親想讓兒子的價值能體現,左敦平開始積極尋找出版機構。然而,投稿十多家,碰壁十余次,寫書難,出書更難!無心插柳柳成蔭。直到去年下半年,左敦平的一個20多年未見的中學同窗,從北京回廬江探親順便取道來合肥探望左敦平時,看到《阿風之冒險記》后大為贊賞,“我有個朋友恰好在出版社,讓我試試,盡全力讓孩子的這份的愛能夠開花結果!”女友將手稿復印件帶回北京后交給了中國文聯出版社,一位負責人了解蘊涵的事跡,止不住感嘆一個少年竟然這樣有孝心,看了手稿后,這位負責人立即決定為其出版。該書責任編輯在今年4月給左敦平打來電話說:“小小少年不平凡的人生令人震撼,雖是本魔幻小說,但作者本身的行為正是一部抗擊逆境催人淚下激勵斗志的高亢生命宣言,此稿有賣點、亮點和宣傳點!”最終,這本飽含一個兒子對母親愛與期待的小說,于今年5月底編輯設計完工付梓印刷。曹蘊涵的夢想終于開花了,按照約定,根據銷售情況,曹蘊涵將得到一筆不菲稿酬。
6月15日,曹蘊涵在學校收到一個包裹,納悶中打開一看,竟然是北京出版社寄給自己的書,印刷后145000字!看著手稿變成鉛字,蘊涵驚喜的頭皮一陣陣發麻發炸,“天哪,這不是做夢吧!?”曹蘊涵百感交織,同學們也競相傳閱散發著油墨香的新書。一個農家初三學生竟然北京出書了,這個爆炸性的消息迅速傳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和老家親朋好友,他們紛紛前來祝賀慰問才子曹蘊涵和母親,“是的,蘊涵是媽媽心目中最完美的驕傲!”左敦平雙手摩挲著孩子的臉,也忍不住喜極而泣,任欣喜的淚水肆意長流。
這本書的出版,更加堅定了曹蘊涵決心走寫作這條路的信心。目前該書首版2000冊已經發往全國銷售,每本定價18元,從市場反饋的情況看銷售良好,曹蘊涵說“備戰完中考后,今年暑假我將繼續寫下去,通過自己寫書賺錢幫母親治病,還清家里欠下的人情。”原來學校知道左敦平家的情況,減免了蘊涵很多費用,而且還有很多人幫助過他們家。這些,他們一家人都記下了,父親和兒子都商量過的,學校減免的每筆費用都記著,等兒子長大有能力了,全部還到學校,再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同學。“我還要寫續集。繼續寫小說,第二本、第三本,一直寫下去。”中國文聯出版社的負責人不久前還來信說,只要曹蘊涵愿意可以去北京,出版社將推薦編輯老師讓他跟隨學習創作。
(編輯:朱小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