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人(員)意外傷害保險(以下簡稱“駕意險”),顧名思義就是保障駕駛員安全的一種保險,其前身是團體人身意外保險。前些年,一些保險公司開發該產品主要是針對一些大、中型運輸車隊等團體客戶,要求也是由車隊集體投保,費率比較高。隨著私家車的普及,車主對該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而許多人身意外保險將駕駛時發生意外作為除外責任,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司機座位責任險就充當了駕意險的角色。那么,司機座位責任險到底能不能代替駕意險,二者又有什么異同?應該怎么投保最合理?
二者不是一回事
駕意險是人身意外保險的一種,在被保險人駕駛機動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使被保險人遭受符合合同載明的意外傷害時,可獲得相應的賠償;而司機座位責任險是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一種,屬于責任險范疇,保障的是投保了該保險的機動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致使保險車輛車上人員遭受人身傷亡,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其差異。
保險對象不同
駕意險的保險對象是保險合同載明的被保險人,而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險對象是被保險車輛上的不確定的駕駛人。也就是說,駕意險保障的是特定的人,無論他駕駛的是哪輛車;而司機座位責任險保障的是座位上不特定的駕駛人,無論是誰來駕駛(車險合同約定指定駕駛員的除外)。
賠償原則有異
駕意險的賠償處理與許多人身意外險一樣,只要被保險人在駕駛過程中受到的傷害符合合同上載明的約定,并且自事故發生之日起180日內確定傷亡的,都可以申請相應的賠償;司機座位責任險的責任性質決定它發生保險事故時,必須按責任的比例多少來給付賠償金。
仔細權衡投駕意
那么,我們到底有沒有必要購買一份駕意險?應該怎樣投保最合理又最劃算呢?
對于該買多少保額的駕意險,一般認為,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的車主投保司機座位責任險后,可選擇10萬-30萬元的駕意險產品作為補充;其他地區,商業三者險的限額一般很低,出險后對方可能承擔不了充足的賠償,駕意險尤顯重要,車主可根據情況選擇5萬-20萬元的產品。
如果自己的車輛保險和駕意險選擇同一家保險公司投保,理賠過程中可以免去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