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緩皮膚衰老的食物
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蛋類、奶類,魚類及大豆制品等,可防止皮膚松弛,對推遲皮膚衰老有良好作用。
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如植物油、芝麻、核桃等,使皮膚光滑富有彈性。
富含大分子膠體蛋白的食物。如豬蹄及豬皮等,使干松的皮膚變得柔軟濕潤。
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蘿卜、西紅柿、大白菜等綠葉蔬菜及蘋果、柑桔、西瓜、大棗等瓜果。這些食物可增加皮膚彈性,是延緩皮膚衰老必不可少的食物。
清心祛暑話絲瓜
絲瓜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都很高,在瓜類蔬菜之中,絲瓜所含的蛋白質、淀粉、鈣、磷、鐵和維生素A、維生素C等都是極高的。
絲瓜花還可用于治療肺熱咳嗽、咽痛、鼻炎、癤瘡、痔瘡等癥。絲瓜根能消炎防腐,用其熬水洗患處,有去腐生肌之功。絲瓜藤有通筋活絡、去痰鎮咳之功效;絲瓜葉可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外用可止血消炎。新鮮絲瓜葉可擦除頑癬,干燥后可作皮膚創傷止血藥。絲瓜子能清熱化痰、潤燥解毒。黑絲瓜子仁能驅蛔蟲。絲瓜絡以通絡見長,常見于治療氣血阻滯、胸肋疼痛、筋骨酸痛、胸肋疼痛、筋骨酸痛、乳癰腫痛、鼻炎、鼻竇炎等等。絲瓜干品可治熱病煩渴、咳嗽痰喘、便血尿血、崩漏帶下、瘡瘍腫毒等癥。
肺氣腫患者慎服安眠藥
肺氣腫患者常有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睡眠。有些肺氣腫患者以服用安眠藥助眠,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肺氣腫的病理特點是患者肺部組織失去彈性,收縮力降低,呼吸功能不全,導致睡眠通氣功能下降。常用的安眠藥如安定;利眠寧、速可眠、魯米那、苯巴比妥等,都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而產生催眠作用的。這些安眠藥會抑制呼吸中樞,使肺氣腫病人的呼吸由深變淺,次數也相應變少,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口唇發紺、上氣不接下氣,嚴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蝦味鮮美補腎陽
中醫認為,蝦肉甘溫,有補腎壯陽、通乳汁、托毒之功效。但多食發風動疾。陽盛有熱或陰虛有熱者忌用,這是因為蝦可溫熱助熱的原因。若有人食蝦起疹塊,此為過敏反應,可用中藥蘇葉15克,水煎服之。
蝦可主治陽痿體倦、腰疼、腿軟、筋骨疼痛、失眠不寐,產后乳少不通,以及療丹毒、癰疽、臁瘡等癥。
用鮮蝦500克,黃酒或米酒1000毫升。先將蝦放于酒中浸泡,泡時約10-15分鐘,取出,放鍋內炒熟、食用。蝦得酒之溫熱,補腎陽之力更強,適用于腎陽虛畏寒、腰痛、膝酸、陽痿的治療。或用蝦與韭菜炒食,壯陽補腎,治療腎陽虛所致的陽痿。蝦與黃花菜作羹,調味食之,催產后婦人乳汁甚良。
可軟化血管的食物
黑木耳:黑木耳加冰糖,能降血壓和防止血管硬化。黑木耳經常和蒜、蔥一起食用,可緩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香菇:含有一種核酸類物質,可抑制膽固醇的產生,并可防止動脈硬化和血管變脆。
蜂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K、B2、B6、胡蘿卜素,能改善冠狀血管的血液循環,防止血管硬化。
棗:含有相當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維生素P能防止出血性疾病。
核桃:含有豐富的磷,可營養腦神經,還含有大量亞油酸,可防治動脈硬化。
茄子:含有維生素P,其中以紫茄子含量最高。維生素P能增強毛細血管彈性。因此,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有較好作用。
番茄:含有維生素P,可保護血管,能防治高血壓。
白薯:屬于多糖與蛋白質的混合物,多吃可減少膽固醇的含量,對防治血管硬化很有利。
玉米:含有大量亞油酸、維生素E等,能防止血管硬化。
失眠試試耳穴埋豆
耳穴埋豆是一種簡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對失眠癥有較好療效。
患者可參照耳穴圖取神門、肝、膽、脾、胃、心、腎穴位。然后取中藥王不留行耳穴埋豆。首先消毒耳穴及耳廓,待消毒部位干后,用鑷子夾取粘有生王不留行的膠布,對準穴位貼壓好。耳穴貼壓時要稍施壓力,按壓數秒即可。每貼壓1次,在耳穴上可保留3—5天,其間患者每日要自行按壓2—3次,貼壓5天為一個療程。
患者在試用此方法時,可采取兩耳輪換貼壓。此外,買不到生王不留行者可以用小米代替。
治甲亢
日常不用碘制劑
抗甲狀腺藥物目前常用的分為咪唑類和硫脲類兩大類。兩類藥物的治療作用并無大的區別,主要不良反應都是白細胞減少,所以都要不間斷地檢測血常規。孕期甲狀腺功能亢進在無法避免使用藥物治療時,宜采用最小有效劑量的抗甲狀腺藥物。甲亢藥物治療的正規療程是一年半到兩年。有些患者不聽醫生勸告隨意減量和停眼會導致病情反復,遷延不愈。
需要注意的是,碘制劑主要用于甲亢危象的搶救以及甲亢手術前的準備,不作日常用藥。甲亢患者請在醫生指導下謹慎用藥。
躺著喂奶有損嬰兒健康
問:寶寶晚上睡覺時,躺著給他喂奶,會不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答:寶寶躺著吃奶不好。人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在中耳里有一條連接咽部的通道,使中耳的鼓室和外界的大氣壓相等,以便引起鼓膜的顫動。咽鼓管的一頭叫咽口,連著鼓膜的前壁,另一頭位于咽部。寶寶的咽鼓管較成人短而平,腔徑較大,平時咽鼓管的咽口封閉,當吞咽或是打哈欠時張開。你躺著喂寶寶,很容易造成奶汁溢入,引起中耳炎,因此不建議這樣做。
腹部過胖易動脈栓塞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腹部過胖的60歲以上婦女發生動脈栓塞的危險高于全身性肥胖或其他部位肥胖者。
研究人員指出,婦女的肥胖是不同的,隨年齡增加脂肪易于積聚在腹部。以前的研究顯示,腹部過胖者患心臟病、中風和2型糖尿病的危險增加。
丹麥臨床與基礎研究中心研究結果顯示,腹部肥胖越明顯的婦女其主動脈鈣化程度越重,主動脈鈣化較低的婦女通常僅是一般性肥胖。
研究人員認為,腹部肥胖的婦女更易患動脈粥樣硬化,且腹部肥胖婦女已經發生心肌梗死的比例較高,由此可見運動和保持體重至關重要。
孕期B超做四次
懷孕早期在停經6周后,應通過B超確定妊娠是否正常。懷孕中期在16周左右需再做一次B超,可以了解胎兒生長發育的情況。懷孕中后期在28周左右再做一次B超,能夠比較清晰地了解胎兒組織器官發育情況,從而了解胎兒是否存在畸形。如有畸形,此時要中止妊娠。懷孕后期在36周到預產期前做B超,可以明確羊水多少、胎盤的功能以及胎兒有無臍帶繞頸等情況,以便預測是否能夠自然分娩。
躺著看電視
易得頸椎病
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郭毅副主任醫師介紹,近期頸椎病患者明顯增多,其中不少是因為躺著看電視引發的。
經過問診發現,在天氣變冷后,這些人大都喜歡鉆進被窩躺著看電視。由于躺在床上看電視時,人的軀體活動比較少,頭部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頸部肌肉疲勞僵硬,當頭部轉動時,肌肉應答能力就會減弱,導致關節錯縫、肌肉扭傷,誘發頸椎病,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關節脫位。
專家提醒:不良姿勢是誘發頸椎病發生的重要因素。正確的看電視姿勢應該是采取坐位,而且每看15分鐘左右就要活動一下頸部,變換一下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