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2日,國際足聯在瑞士伯爾尼公布了本年度世界足球先生的候選名單,盡管候選人有30人之多,但各國教練、隊員及專業媒體都很清楚,最終的懸念將在巴西人和阿根廷人之間揭開!
此后,各國足球名宿紛紛發表了看法,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貝利。一向以烏鴉嘴著稱的巴西球王怎會錯過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很多人都是本次榮耀的熱門人選,比如梅西,C·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但在我看來只有卡卡最配‘世界足球先生’這個頭銜”。
他在AC米蘭證明了一切,任何一場比賽他都竭盡全力去爭取。過去的歲月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有多優秀,而且他極少犯錯……他是那種改變比賽結果的人。對于卡卡,球王貝利的稱贊基本就是頒獎詞。
不僅是老一輩的球星,本次競選的對手也紛紛對卡卡表達了尊重。候選人名單出爐后,C·羅納爾多在被問及有何感想時,他的回答是,“上賽季冠軍杯半決賽時,卡卡兩個回合的三個進球讓曼聯低下了高貴的頭顱。比賽中我的隊友不知所措;而在米蘭成功復仇利物浦后,整個英格蘭都無可奈何。他,對得起任何榮譽。”
羅納爾迪尼奧和梅西也在不同場合表達了敬意,事實上,一個月前由國際職業球員聯盟組織的世界最佳球員評選中,來自42個國家的五萬多名職業球員將最高榮譽授予了卡卡。相比與由專業媒體人員評選的歐洲金球獎和各國國家隊主教練及隊長評選的“世界足球先生”,這個獎項更能說明卡卡的能力。
綠茵場上的卡卡體現出罕有的貴族風范,處亂不驚的盤帶、天馬行空的傳球,劃著弧線的任意球……總之,你能想象到的一切贊美之詞放在他身上都不過分。
2001至02賽季,卡卡從圣保羅俱樂部開始了職業生涯。2001年的3月7日,在圣保羅對陣博塔弗戈的比賽中,卡卡在球隊0比1落后時替補登場,而被換下場的人是球星路易斯·法比亞諾。這一換人讓球迷非常詫異,甚至現場的解說員也難以接受“如此重要的比賽,0比1落后,乳臭未干的小伙子將讓圣保羅走向毀滅……”可奇跡誕生了,卡卡梅開二度讓對手走向了地獄。
也就在那時,卡卡進球后雙手食指朝天的慶祝進球動作便頻繁出現。那個賽季,他27次出場,攻入12球;第二個賽季,他又攻入10球。再然后,萊昂納多把他帶到了米蘭,他進球后的張揚形象被全世界所熟知。
卡卡17歲時就在圣保羅隊嶄露頭角,盡管他是這個球隊多年來成就最高的球員,但他卻不是巴西聯賽中最受歡迎的球員,因為就足球風格來講,卡卡顯得過于粗線條,場上戰術感極強,分球傳球總能到位,射門也果敢有力,不過他卻不太會“踩單車”,更不會“牛尾巴”式過人,他的觀賞性遠沒有一般的巴西球員更好,所以圣保羅球迷們對他還是看不慣。然而卡卡卻堅持不改變自己,他知道在巴西的足球環境中他不可能成為巨星,但他仍堅持自己的風格,而這一風格與歐洲更加接近。
當卡卡的前輩萊昂納多將2001年的南美最佳年度新人帶到米蘭時,包括《米蘭體育報》在內的媒體依然充滿了質疑。在眾多專家的心目中,一個有著偉大歷史、承載著至高榮耀與輝煌的俱樂部應該與當紅的歐洲一線球星聯系在一起: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需要一定時間的過渡,最好是在歐洲的二流俱樂部磨合之后再回到米蘭鍍金。他此刻最適合的位置應該是替補席,甚至是看臺。盡管有支持的聲音,但寥寥無幾。
想想看,從馬爾蓬薩機場出來時,迎接一身正裝卡卡的只有俱樂部的司機和體育主管布拉伊達。但這種偏見沒過多長時間即被打破,經過自己的努力,卡卡躋身主力之列,隨之而來的是曾在球場和生活中給予他巨大幫助的里瓦爾多遠離意大利。那個賽季,他在30場聯賽中攻進10球、10場冠軍杯比賽中打進4球,他的超強攻擊力讓人耳目一新,尤其是米蘭德比上綱領性的進球。
非凡各自不同,平庸泛泛而是。墻頭草一樣媒體立即改變了格調:“另一個外星人”、“他的表現與年齡極為不符”、“他就是為米蘭而生”……
這,就是現實。盡管殘酷,但也能帶來榮華富貴。
作為歐洲的時尚中心,米蘭有很多國際知名的服裝品牌,也云集了眾多的設計大師。和馬爾蒂尼、舍甫琴科等隊中的前輩一樣,卡卡的最愛也是阿瑪尼。在喬治·阿瑪尼眼中,卡卡獨特的貴族氣質可以更完美地詮釋“阿瑪尼”的意義。
當年弱小的巴西人現不僅保持了高貴的氣質,身材也日趨完美。歷年的米蘭時裝展,他都是座上賓。各種盛大的酒會,包括米蘭城內顯著位置的廣告,都有卡卡的身影。
面對接踵而至的盛宴、美酒和佳人,卡卡并沒有像科科之流陷入纏綿的溫柔鄉和無盡的緋聞之中,而是保持了一貫的深沉和穩重。聚會歸聚會,但是他決不在那些夜店流連,更不會主動搭訕那些豪放的美女。
這一切都源于家庭嚴格的教育。
1982年4月22日,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一個中產之家迎來了一位可愛的小天使。父親佩雷拉和母親西蒙尼看著這位新成員,一整天都在傻笑。很長的時間里,他們都陶醉在孩子的可愛之中。
中產家庭的富足狀況保證了孩子的良好教育。最開始的時候,卡卡的爸爸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踢球,他只是希望卡卡長得更強壯一點,但一下子這孩子身上所有的能量都被激發了出來,他找到了屬于他自己的空間。正如卡卡所說“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錯位,當時卡卡在學校里的成績相當不錯,家里人更希望這個靦腆的孩子從事讓人尊敬的醫生和工程師這樣的職業。結果沒有想到,原本只拿踢球當副業的踢球卻成了這個孩子的主要工作,而他的學業卻要因此終結。
很難想象,如果不是從小就開始的嚴格家庭教育,在這個盛行桑巴的國度,一個球場的超級明星竟然和緋聞絕緣。看看羅馬里奧、羅納爾多,甚至是羅納爾迪尼奧,無盡的緋聞讓體育和娛樂記者賺夠了稿費。但這種負面消息并不會影響巴西球星們受到擁戴。
自從在圣保羅成名后,卡卡得到了各個年齡段的異性的關愛。訓練場邊、體育場的看臺或是各種公共場合,女球迷的最多的稱呼就是“todo-bonitao”(超級帥哥)和“anjinho”(小天使)。不是誰面對這樣的誘惑都可以保持定力!
在巴西,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可以持續數月之久。一個巴西的朋友曾說過“在巴西,人們要用半年的時間準備狂歡節:剩余的半年,每天都在狂歡”。舉國狂歡的日子,卡卡依然待在家里,因為他所信仰的教義不允許:而且,他從骨子里也不喜歡。
卡卡進球后食指朝天的慶祝動作不僅因為他從小就是基督信徒,更因為2000年9月的一次意外。當時在圣保羅的水上樂園,卡卡游玩時頭部嚴重受傷。醫生斷定為脊椎骨破裂,并存在癱瘓的可能。好在治療非常順利,康復后卡卡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認為這一切都是上帝的眷顧。
作為虔誠的基督徒,卡卡最喜歡的書就是《圣經》。每天的少許閱讀都會讓他忘記煩惱,也讓他的生活更加充實。卡卡的解釋是:“《圣經》太深奧了,包含了生活中的所有哲理。今天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上帝賜予的禮物,我將感激不盡。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對我來說,足球給了我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我喜愛這項運動,我要感謝上帝,因為每天早上我醒來后,感覺到我是快樂的。”
當然,卡卡并不像清教徒那樣一直守舊。卡卡在19歲的時候與芳齡年僅15歲的卡羅琳相識,上帝讓金童和玉女一見鐘情,可是那時的卡羅琳還只是個學生。因此卡卡并沒有為了讓她和自己在一起而放棄學業。卡羅琳是法國迪奧(Dior)駐巴西總代理的女兒,但卡卡卻即將赴意大利踢球,情非得以,原本兩小無猜的二人過只好過起了遠隔重洋分開兩地的生活。
“我們很清楚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里彼此需要有耐心,”從每次卡卡入球后在場上的慶祝動作中不難洞悉,在巴西人心里,對上帝的信仰主宰著一切,而這其中左右真愛的力量自然也就不言而喻。采訪中,卡卡透露:“在意大利,我真的不習慣那種過多夜生活的日子,就算是為了慶祝球隊也不例外,我必須承認,我和卡羅琳分開的三年里的確面臨過諸多誘惑,最終是我的信仰幫助我經受了洗禮。現在每當球隊外出慶祝,我都會把妻子帶在身邊。”
因為信奉同樣的教義,兩人在生活中的態度都非常嚴謹。最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結婚之前,彼此都保留處子之身。”
接受德國《名利場》雜志專訪時,卡卡談了他對婚姻的看法,巴西人感慨“以圣潔之心對待婚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責編 馬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