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夫妻相濡以沫十多年后,妻子突患重病。然而,丈夫不僅沒有給予她及時的安慰與必要的扶助,反而提起了離婚訴訟。丈夫的無情如一記警鐘敲醒了妻子,她將丈夫告上法庭,要求丈夫承擔扶養費。那么,夫妻之間沒有離婚,一方也可以要求法院判決另一方給付扶養費嗎?6月19日,該案在江蘇鎮江市京口區法院審結——
雪上加霜患病妻
1990年底,鎮江市的李勇強與劉曉虹步入了婚姻殿堂。次年3月,他們活潑可愛的兒子出生了。因為當時兩人還不夠結婚年齡,1994年8月補辦了結婚登記手續。兩個人的婚后生活雖然不很富裕,但是平靜地度過了十多年。此后,由于單位改制,劉曉虹失去了工作,無業在家,李勇強則成了一名出租車司機。
2005年,劉曉虹經常感覺身體不舒服。拖到年底,劉曉虹才去醫院檢查,結果她被確診患上乳腺癌。
劉曉虹的重病,似乎成了夫妻關系冰凍的罪魁禍首。李勇強對患病的妻子不但不聞不問,一分錢也不給她,還以工作忙為由整天不歸家。到2006年9月底以后,他與劉曉虹徹底分居了。
有一天,劉曉虹找到李勇強,央求說:“醫生說我應該化療,需要不少錢,你給我一點吧。”李勇強卻無情地拒絕了妻子的要求。
令劉曉虹難以接受的是,李勇強賣掉了家里的一輛出租車,卻不舍得拿出一分錢給她治病,她只能靠借債治病。
但是對劉曉虹打擊更大的事情還在后面。今年4月17日,李勇強以長期分居、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為由,向鎮江市京口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和劉曉虹離婚。
開庭那天,劉曉虹拖著患病的身體來到法院。在法庭上,李勇強辯解說:“我和她感情不好,分居這么長時間了,沒必要繼續過下去了。”
劉曉虹在法庭上哭得撕心裂肺:“不!我不同意離婚!要不是我生病,你會和我分居嗎?”劉曉虹認為他們的夫妻感情并沒有破裂,堅決不同意離婚。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原、被告婚姻基礎較好,夫妻感情尚可。雖然自2006年9月底以來原、被告就開始分居,但并不足以證明雙方感情確已破裂,原告要求離婚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應相互忠實、相互尊重、相互幫助,任何一方均有維護平等、和睦、文明婚姻家庭關系的義務,因此,雙方應珍惜往日夫妻感情,加強溝通和交流,以消彌雙方出現的矛盾和不睦。據此,5月8日,鎮江市京口區法院判決駁回了李勇強要求離婚的訴訟請求。
對簿公堂討公道
令劉曉虹難以置信的是,沒有離成婚的李勇強采取了變本加厲的“冷戰”措施,總是不回家,幫助她看病的事更是無從談起。劉曉虹忍耐了一段時間后,再也無法容忍下去。萬般無奈之下,她走進了律師事務所求助。律師告訴劉曉虹,她可以起訴李勇強履行扶養義務。
5月24日,劉曉虹將李勇強告上了法庭。劉曉虹訴稱,自己在被確診患乳腺癌后,丈夫未支付過一分錢醫療費用,她只得靠借債治病。她身患重病,且無任何經濟來源,丈夫未盡到扶養義務。劉曉虹要求法院判決丈夫給付她扶養費、醫療費15000元。
6月11日,鎮江市京口區法院開庭進行了審理。案件審理過程中,劉曉虹變更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李勇強自2007年6月起,每月給付原告扶養費500元。
在妻子宣讀完訴狀后,早有準備的李勇強辯解說:“劉曉虹的訴訟不能成立。一方面,我們系夫妻關系,雙方財產為共同共有,她的訴訟缺乏法律依據。另一方面,在她患病期間,我曾給過她錢治病,盡到了扶養義務。她目前和我的父母住在一起,生活并沒有達到十分困難的程度,所以法院應駁回她的訴訟請求。”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夫妻之間有互相扶養的義務。本案中,原告無經濟來源,且患重病,被告對原告應當盡到物質幫助和生活扶助的義務。本案原告要求被告以給付扶養費的形式履行其物質上的幫助義務,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原、被告之間未約定財產分別所有,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均為共同財產,而扶養義務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在一方喪失經濟來源致生活困難時,將在經濟上占有優勢一方占有的部分夫妻共同財產轉移由經濟困難一方占有,符合我國《婚姻法》的要義,被告抗辯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至于具體給付數額,在考慮到家庭其他必要開支后,酌定為每月400元。
據此,6月19日,鎮江市京口區法院宣判: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判決被告李勇強自2007年6月起,每月給付原告劉曉虹扶養費400元。
兩場官司皆以劉曉虹的勝訴告終,她雖然暫時留住了婚姻和家庭,并得到了每個月400元的扶養費,可她破碎的心能挽回嗎?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編輯/李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