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動物在臨近死亡時要走到很遠的地方,然后把自身埋葬掉,這種做法最為著名的是大象。
近年來環境生態學和公共衛生學研究后的解釋是,大象或其他動物自我埋葬或被同伴埋葬,是為了減少在群體間傳播病菌和疾病,因為即使用泥土淺淺地埋掉或遮蓋住尸體,也可以極大地減少尸體的腐敗和蒼蠅傳播疾病的機會。
另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實是,一些動物利用環境中的獨特物質,在自己死后為群體創造較好的公共衛生條件,使得整個群體能健康地生活。
蜜蜂如同人一樣喜歡“壽終正寢”,即死在自己的巢穴里。眾所周知,如果動物死后不做任何處理,尸體就會腐爛,病菌叢生,從而造成其他同伴生病和死亡。事實上,盡管每天蜂巢里都有很多蜜蜂死亡,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看到死亡蜜蜂的腐爛現象或者在蜜蜂中發生大規模傳染病。原因在于,蜜蜂死后會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生產的蜂蠟中。這就像人類制作木乃伊一樣,在尸體外涂了一層極好的防腐材料,可以防止尸體腐敗而把病菌傳染給其它蜜蜂。可見,動物保護環境和維護公共衛生的本領與知識比人類強多了。
動物們這些似乎與生俱來的行為應該是在生存競爭中慢慢形成的。我們人類從中得到的啟示是:只有講究公共衛生,人類才會在自己的生存競爭中獲得優勢,并使自己的群體延綿不絕。
選自《知識博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