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習作訓練,要求寫一篇記事的文章,即把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寫下來。題目中提示了生活中幾件有關后悔的事。動筆之前,你不妨想想自己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有,可以有選擇地寫下來。
一、搜索腦中后悔的事情
我們可以啟動自己的大腦,從浩瀚的記憶倉庫中搜索有關后悔的事情。例如,因為不懂而犯下的錯誤,或者是因為好奇而做過的蠢事,或者是因為賭氣而故意做下的錯事,或者無心造成的笑話等等,均可作為我們創作的素材。
二、回憶事情的四要素
所謂四要素,指的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選好材料后,你不妨仔細回憶一下,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地點、什么時間,事情的具體經過是怎樣的,事后自己有哪些想法。想好以后,你先在小組里說一說,也可以和要好的同學互相交流交流,在充分醞釀之后,再把它寫下來。
三、截取重點,細細品味
重點段,指的是最能反映文章中心的段落,它是文章的精華所在。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寫好重點段。實際習作中,我們碰到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文章只有干癟的幾句話,就像兔子尾巴,長不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連續不同的動詞構建文章的骨架,然后用豐富多彩的修辭手法來充盈其血肉,最后適當使用成語來畫龍點睛。這樣一來,不知不覺之中,你會突然發現自己也能把文章寫長寫好了。
四、做到情感真誠流露
敘述事情時要做到情感真實,千萬不要無病呻吟,無淚硬流,給讀者以矯揉造作之感。感情只有積淀到一定程度,才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例文:
那一次我真后悔
陳碩
“陳碩同學,請你把這道數學題在黑板上演算一遍,并為同學們講解一下。”數學老師揚了揚手中的課本,那和藹可親的聲音在我的心上重重地一敲,我知道自己完蛋了。唉!誰叫我剛才不認真聽講。這下好了,教室里坐滿了聽課的老師,六十雙眼睛齊刷刷地朝我看來,我就像舞臺上被無數燈光包圍著的小丑。我機械地向講臺走去,身后那無數審視的目光聚焦在我的背上,使我冷汗直冒。此刻我多么希望腳底下有個地縫能讓我鉆進去。從座位到講臺的路在我看來是如此漫長!教室里鴉雀無聲,安靜得我仿佛能聽見自己越來越快的心跳聲。我接過老師遞過來的數學書,借著老師書上的提示,跌跌撞撞地做完了第一道算式題。我動作僵硬地轉過身,干咳了幾聲,然后說:“嗯,這個算式的意思是……,嗯……”同學們一聽哄堂大笑,那尖銳的笑聲令我的臉漲得熱辣辣的,此刻我真是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數學老師似乎也對我的表現十分詫異,像看外星人似的對我上下打量著。我耷拉著腦袋,鼻子一翕一翕的,雙手感覺無處可放,下意識地搓著衣角,雙腳無力地支撐著身體,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真不是滋味。同學們見我這樣,笑聲更響了,幾乎要掀翻了屋頂。過了好一陣兒,老師才反應過來,連忙為我解圍:“陳碩同學可能還沒有想好,先坐回去吧。”看著眼前那一張張幸災樂禍的笑臉,我后悔極了。唉,這能怪誰呢?要怪就怪自己上課太不認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