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賈鵬雷)2月6日,聯想集團在香港證交所因其股東IBM配股而停牌。IBM公告以每股3.2港元配售3億股聯想股份,該交易在2月6日上午已上板。停牌前,聯想股價跌了6.98%,至3.2港元。
在此番交易前的2月1日,聯想集團公布了其2006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聯想董事長楊元慶在通過網絡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直言自己對業績不甚滿意。財報顯示,在聯想劃定的全球四大業務區域中,重中之重的美洲區,銷量下滑了4%。
記者向聯想與IBM多位人士尋求拋售股票原因,但都未獲得正面答復。在聯想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完成并購IBM PC業務以后,這是IBM第二次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出讓聯想股票。2005年5月5日,聯想向IBM回購了之前出售給IBM的占公司總股本18.5%股權中超額的無投票權的股份,總量涉及4.357億股,價值1.52億美元(11.87億港元)。此次減持后,IBM在聯想的股份只剩下11.5%。
但聯想聲稱,IBM此次減持不會對聯想的業務和雙方的合作關系造成負面沖擊。不過,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擔憂,“聯想目前的國際化業務正進入關鍵階段,作為聯想的重要股東,IBM出讓股票怎能不對聯想業務造成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IBM能夠對聯想業務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IBM對歐美市場大企業客戶的影響力;二是IBM公司現有的銷售渠道對聯想品牌電腦進行主動搭售的推動力。根據當初的并購協議,IBM承諾將幫助聯想在自己的銷售方案中優先打包聯想電腦;三是客戶、投資界對于聯想的信心。
聯想集團內部的一位人士指出,聯想品牌通過一系列的成功運作,尤其是在高端體育營銷上的運作,正在歐美市場逐漸樹立屬于聯想品牌自己的新內涵,他認為,“遲早要脫離IBM的幫助,一味地生存在IBM的蔭蔽里并不見得是件好事”。
新聞點評:在其他兩家以并購方式完成國際化進程的中國企業TCL與明基的國際化道路遇挫后,被寄予厚望的聯想國際化也并不輕松。楊元慶與聯想集團CEO阿梅里奧呼吁外界多給予聯想一點時間和耐心,看來我們確實應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