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他家境貧困。母親沒有正式工作,一家6口靠父親每月40幾元工資維系。后來母親身體欠佳,經常去醫院治病,父親的壓力越來越大。但奇怪的是,父親很少愁眉苦臉,總是笑顏常開。有一次,他無意間聽到母親問父親:眼下日子這么難,你怎么一點不犯愁?父親說:愁什么?日子是難了點,可每天到家,一看到你和4個可愛的孩子,就特別開心,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時過境遷,母親早逝。他將父親接到自己的身邊。可隨著年齡的增長,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經常住院。他工作很忙 ,妻子又不太愿意照顧老人,家里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
不久,女兒高考落榜,妻子又不幸下崗。陡然間,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他一個人身上。有一天,妻子終于忍不住開口:你二姐、三姐家房子大,條件又好,老人能不能跟她們?他說,我畢竟是兒子,沒法和她們開口。妻子說,你不必出面,我去和她們談。他苦苦地點頭。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4方最終達成“協議”——上半年父親住二姐家,下半年住三姐家,大姐和四弟每月出一定的“養老費”。父親并不知道兒女們的“密謀”,不過老人能夠覺察到自己已經成了負擔。也許是一向樂觀豁達的父親突然變得傷痛,也許是不想給兒女帶來太多的壓力和負擔,老人家一年不到就離開了人世,而且走得很決然。
整理父親遺物時,他看到母親病重時寫給兒女們的一封信——我可愛的孩子們:希望你們都能夠像你們的父親那樣面對生活:樂觀、豁達、堅強、有責任感和愛心。希望你們能夠像父親愛你們一樣愛你們的父親,這樣,我在九泉之下也安息啦!這封信卻被父親藏了好幾年。
當愛成為“負擔”時,父親沒有了,那一刻,他多么希望父親能重新回到人間,不管多難多苦,他都愿意好好地疼愛、珍惜父親……(責編/詩坤shiku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