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報道,有些廠家,產品本身的造價很便宜,千元的健身產品成本可能只有10多元,一些所謂的神奇化妝品成本更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他們出錢將原本禁播的豐胸減肥等電視購物廣告每天在電視臺的“垃圾時段”低價“密集轟炸”,產品就能暢銷,暴利就能實現。
成本10多元的產品賣千元,若對買家確實有用,貴雖貴了,但雙方愿買愿賣,倒也不能說十分缺德??墒牵S多借助電視屏幕大吹特吹的所謂“健身用品”、“保健藥食”之類的貨色,其實號稱的“強身奇功”、“治病神效”,都不過是毫無科學依據的胡亂吹牛、不負半點責任的美麗謊言。消費者不慎信了虛假宣傳,自掏腰包買了那些東西,后果往往不僅僅是破費了錢財,很可能身體還會受到偽劣器材、藥品的傷害。這類事例,媒體公開披露的著實不少了。因此,我們面對電視屏幕上不斷閃現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商品廣告,還是多一個心眼為好,否則,吃了苦頭再喊冤,打起官司來又費功夫又勞神,那滋味可不好受。
大做虛假廣告的不法商家當然可惡,理當由有關部門監督查處。而樂于替奸商充當吹鼓手的違規電視臺,也推卸不了責任。本來,電視臺在我們這塊土地上屬于壟斷行業,一般來說并無斷炊之虞,更無倒閉之險,理當真心實意地為推進全社會的精神文明、發展各地的物質文明服務。但是事實上,許多電視臺在播放節目時,首先看重的卻是金錢進賬,心甘情愿地聽從孔方兄的絕對指揮。如此一來,虛假廣告群魔亂舞、熒屏匯聚吹牛高手的局面便愈演愈烈,雖然有關方面屢下禁令,卻依然屢禁不絕。
正是:頻道雖多節目雜,吹牛廣告未斷茬,巧言推出偽劣貨,掏你錢兜眼不眨!這一“中國特色”的電視現象,將伴隨我們多久呢?
212001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