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與維生素D密不可分。維生素D缺乏,鈣的吸收和利用會受到影響,稱為鈣相對缺乏。相反,鈣源不足,即使有充足的維生素D,也會缺鈣,稱為鈣絕對缺乏。
維生素D是怎么促進鈣吸收利用的
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的作用主要存在于兩個部位:
在小腸,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可以誘發一種能與鈣結合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與鈣離子結合,作為一種載體將鈣轉運到血液中,同時,這種蛋白質還能增加小腸粘膜對鈣的通透性,將鈣主動通過粘膜轉運進入血液。
在腎臟,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對腎臟直接發生作用,促進腎臟對鈣和磷進行重吸收,從而減少鈣和磷的丟失。
可見,如果腸功能和腎功能有問題,會影響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的過程。另外,維生素D要經過活化后,才有促進鈣吸收的功效,如果肝腎功能不全,就需要服活性維生素D。
維生素D來源
許多天然的食品中不包含維生素D,所以人體往往要通過多曬太陽合成更多的維生素D。但遺憾的是,現在人們室外活動明顯減少,而且一旦外出,往往躲避陽光,這使維生素D缺乏現象比較普遍。
維生素D主要來源有兩個途徑:其一是皮膚接受陽光照射,其二是從食物中獲取。嬰幼兒、老人和孕婦容易出現維生素D的缺乏,應該適當補充維生素D。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品主要是海水魚類,肝,蛋黃等。
維生素D推薦補充量
我國維生素D的平均推薦量是400IU,每日最高攝入量800 IU。長期攝入過多的維生素D(5000IU),將引起高血鈣和高尿鈣。特征為食欲減退,過度口渴,惡心,嘔吐,煩躁,體弱,便秘腹瀉交替出現。嚴重者將因腎鈣化、心臟和大動脈鈣化而死亡。
鏈接
關于成人補鈣同時補維生素D的質疑
美國權威醫學雜志最近發表論文指出,老年婦女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預防骨折效果有限,而且可能提高腎結石風險。
國內醫藥學專家對此進行了回應,認為補鈣可以預防骨質疏松,但不宜與維生素D合用。中國藥理學會原理事長王振綱教授認為,人們在補鈣的同時不宜合用維生素D。事實上,99%的人并不缺乏維生素D,我們每天只要在室外活動半小時以上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而過量服用維生素D反而會引起食欲減退、乏力、心律不齊、惡心、嘔吐等中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