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的流行語是“干物女”,也就是像香菇、干貝等干巴巴的女人,干物女是已經放棄戀愛,凡事都說:“這樣最輕松”的年輕女人,假日時幾乎都在家里睡覺,穿著高中時代的體育服裝,歪斜躺在家里喝啤酒看棒球轉播、DVD等,很像日劇《愛的力量》里的深津繪里,完全進入懶散舒服的生活,這原本是日本漫畫《螢之光》里二十七歲的女主角雨宮螢的狀態,也是許多年輕女人的生活寫照,引起絕大共鳴。
1、追求懶散閑適生活的年輕女人;
2、不管額頭看起來有多高,在家里一定把頭發隨意夾起;
3、愛穿寬松的運動彈性布料,整體看起來不搭也無所謂;
4、隨便站在廚房吃東西;
5、最近只有爬樓梯讓自己心跳;
6、忘記東西則不脫鞋而直接以腳尖踩地板到房間拿;
7、假日不化妝也不戴奶罩;
8、一晃半年沒上美容院;只有夏天除毛;
9、一個人也敢上飯館吃飯;
10、認為在家看漫畫也比跟男人談戀愛有趣;
十項特點里有六項就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干物女,如果有四項就得小心,是干物女的預備軍了。
放棄談戀愛,每天下班后直接回家,一個人看著漫畫,喝著酒,假日躲在被窩,過著無所謂的輕松生活。認為這樣生活就很幸福的女性就是“干物女”。
日浦創造出這樣的一位干巴巴的干物女,并不是要責怪現在的年輕女人,現在二、三十歲的女人非常辛苦,又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爭相要在男人面前吃得開,又要提高自己的職場履歷與資格,雖然年紀不大,卻宣稱‘男人畢業’而放棄找男人,走放松路線,好自為之地當起干巴巴女人來。
干物女最典型的特征是放棄戀愛,凡事追求輕松假日幾乎都待在家里,喜歡穿高中時代的運動服躺在沙發上、床上,最常做的事情是喝啤酒、看電視或者上網。每天下班后會直接回家,一個人邊看漫畫,邊喝酒……回復短信,不但字數少而且慢。口頭禪:“麻煩死了”“隨便啦”“唉,就這么可啦”。
宅女與干物女的差別:在于是否想談戀愛宅女雖然在房間,但是對于愛情仍然保持著憧憬,喜歡籍此由看日劇幻想然而,干物女就不一樣,她會說“放棄戀愛,過著自我悠閑的生活,太美好了”。
這樣輕松舒服多了,就當快樂干物女,有何不好?
網絡成癮 互稱“宅男”
雖然島內很多人不承認自己“宅”,但專家發現,沒事就窩在家、對著電腦過日子的人愈來愈多,住宿舍的男大學生尤其多。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島內大學校園內,有越來越多人每天窩在宿舍上網、打電玩,除了上課外很少出寢室,正餐進食不正常,常吃泡面度日。他們常互嘲是“宅男”、“寢男”,或昵稱為“阿宅”、“阿寢”。醒醒吧,阿宅也成為網絡流行語,呼吁這些“宅男”不要再足不出戶,沉迷在自我世界。
足不出戶 不修邊幅
“宅男”源自日文的“御宅族”,原本指對于動畫、漫畫、電玩等相關產品或動態極度狂熱者。但演變到后來,許多人把整天不出門、不修邊幅的男生也稱作“宅男”,因為這兩種人在行為和外型上有些類似。
臺灣島內現在的“宅男”定義,其實已和日本原本的“御宅族”相去甚遠,成了臺灣本土新興的“宅男文化”。
正事閑事 都靠計算機
臺大電資學院學生小偉說。因為作業和報告都要透過計算機完成,所以自然而然多數時間都待在計算機前。他最高紀錄曾在趕期末報告時“宅”在宿舍六天,不過他不是都在念書、趕作業,而是趕報告累了就上MSN或打電動,“正事、閑事都在計算機前完成”。
頭發散亂 像剛起床
小偉隨時看起來都像剛起床的樣子,頭發散亂、衣服總是穿那一件,因此被同學稱做“宅男”。不過他認為,這就是他的生活模式,無所謂好或壞。他強調,還是會在適當的時候、用適合的裝扮出現,只不過平常懶散,既然能在宿舍解決一切,“何必為了出門而出門呢?”
大家都宅 毫不自覺
不少臺灣“交大”學生封“交大”是“宅男大本營”,由于男生比率高、住宿者多。加上理工科系學生原本就得長時間使用計算機,因此很多人都從早到晚“宅”在宿舍里。
“交大”黃同學形容,大概八成住宿的同學都是沒課的時候從早到晚待在宿舍里面,反正學校附近什么都沒有,待在宿舍上網、打電動、上MSN還比較有趣。“當大家都是宅男的時候,就不覺得自己宅了”。
“交大”阿宅 真的很多
“交大”學生聯合會去年底為此辦了“阿宅,你在玩三斜趣味競賽”希望讓阿宅們走出宿舍、參與活動。學聯會活動部長姚仕文說,一開始只是用個有趣的活動名稱,把戶外游戲、機智問答等三個小活動湊在一起宣傳,沒想到“阿宅”名號一出,各界反應熱烈,將近兩百人報名參加活動,大家才確認,交大“阿宅”真的很多。
13%大學生 網絡成癮
整天待在宿舍上網的“宅男”,當心成為網絡成癮者。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柯慧貞指出,臺灣大學生約有13%有網絡成癮現象,其中男性高于女性、住學校宿舍者也比外宿學生比率高。
柯慧貞說,很多人長時間使用網絡無法自拔,造成生理、心理和人際關系都出現問題,就可能已出現“網絡成癮”的癥狀了。至于成癮的原因,可能是很多學生沒有做好時間管理,一個人不知道該做什么事,于是就不斷上網。
很多網絡成癮者無法和人有正常的人際互動。柯慧貞說,網絡有匿名的特性,可以不用馬上面對面被對方評價,讓網絡成癮者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比在一般情況下自在。
如果科技完全拋棄了互聯網,“宅男宅女”們該何去何從?但是人類相互交往聯系的社會本性是不會改變的。不如重新回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電腦網絡另一端的傳情之吻真的會比一個真實的擁抱來的更溫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