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9月的話題還是三星杯改制,因為這場變革多少改變了持續近二十年的國際大賽的面貌。如果回顧以往的國際大賽,中韓日三國在國家層面的對抗意義在主導圍棋的勝負。雖然這一勝負本質往后還會是國際大賽的主流,但其內涵和賽制越來越給人僵化和乏味之感。首先,在因特網環境下,三國棋手已經普遍都熟悉了,而且多年交手后,棋手名字代表的國別一點一點在淡化。如,今年中韓天元對抗賽古力對趙漢乘,棋迷更關注古力和趙漢乘之間實在的三番棋勝負關系。當然,古力是自己人,趙漢乘是韓國人,天然的傾向性沒有變,但已經懶得拔高到“國家”層面。
三星杯改制,首先把本賽十六名種子的排位定好,不再回避本國棋手間的碰撞。這舉措是淡化了棋手的國別,等于是率先沖破國際棋戰“國家對抗”的勝負性質。三星杯本賽種子重視歷屆三星杯棋手成績的排名,事實上是為將來的“統一排名制”做預演。這也算是提前進行布局,因為統一的職業圍棋組織和統一的排名制,以后必定可能,圍棋也會出現像高爾夫、網球那樣的成熟職業公開賽。
三星杯改制最重要的變革是指定對手制,這也體現了三星杯倡導個人成績,而非“國家成績”的意圖。如,韓國棋手首輪指定對手時,首先為自己的成績負責。結果出現了常昊和古力無人問津。最后被倆韓國女棋手指定的有趣一幕。相比,中國棋手指定對手時,觀念多少停留在“國家對抗”的層面,所以孔杰指定劉昌赫為對手,選擇古力半區為突破口,引起了不少爭議。可以預見的是。三星杯改制不會止于本屆,而是作為長期的工程繼續促進下去。屆時,圍棋勝負的面貌也會得到煥然一新。
而韓國國內,李世石取代李昌鎬之勢越來越明顯。9月李世石已經率先取得名人戰番棋權,同時國手戰也進入四強。尤其國手戰,和李世石能否加冕韓國霸主密切相關。李世石四強戰的重大考驗是樸永訓。
無論李世石的風頭多勁,但9月的排名李昌鎬繼續穩居第一,而且差距在1000分以上。8月李昌鎬取得9勝2負的成績,其中包括獲得中環杯冠軍,積分上升755分。李世石8月成績是8勝3負,積分上升132分,不足以縮小積分差距。樸永訓上月超過崔哲瀚居排名第三,9月保持這個排名。樸永訓8月取得8勝2負的成績,積分上升545分。而崔哲瀚的8月成績是2勝5負,積分下降257分。趙漢乘和樸正祥繼續保持第5、第6的排名不變。第7至第10的排名也沒有發生變化,分別是睦鎮碩、李映九、尹俊相、姜東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