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圖(取材于韓國第5期巴斯克杯決勝五番棋第二局,曹薰鉉九段執白對文容直四段):白1拆二與黑2展開交換后,白3托試黑應手,有趣。請愛好者為白方設想下面的進程。
實戰經過圖:對于白8的三間高夾,黑9拆一不失為有力的應手。
白10飛應平穩,這手棋如改于A位尖頂則勢必引起序盤的激戰。

參考圖一:白1尖頂,黑2、4當然反擊;黑2若在8位立則棋型太局促,被白在4位飛起,黑不滿。
白5扳、黑6擠,以下白7至17的變化大體為雙方必然的進行,成為難解難分的激戰局面。
白22也可考慮在下邊行棋。
參考圖二:白1點、3靠是可行之策。
進行到白9單退,白形厚實。接下來,黑若脫先,白棋在A位打吃嚴厲;而且左邊自在B位逼時,黑須應在C位。

實戰白22、24則側重于經營上邊,這種方向性選擇往往根據個人的喜好,并無好壞之分。
解答圖:白1夾、3跳是局部常用手筋,接下來白5拆二,是當今場合步調順暢、前后關聯的下法。
黑12雖穩健但略感拘謹,黑14、16求穩怕亂,似有前局的余悸。
參考圖三:上圖黑12改于本圖1位飛攻較為積極。
白2防守時,黑3靠,對白施加壓力。
白15藝高膽大,實則有些薄,改于A位堅實點為好。日17、21先手如意進行。至白23,白方快調而黑方厚實。實戰繼續圖:黑1、3打拔一子,逼白4補棋。黑5、7也是黑方的先手權利。黑9、11對白右下的薄形進行攻擊,至白22止,黑方又有所便宜。黑23、25的本意是想通過攻擊白下邊五子,順勢消減上方白陣,結果事與愿違。

白34之后,黑已難以對上方白陣下手。
故黑23不如直接侵消上邊。
參考圖四:黑1選點銳利。
由于黑方全局厚實,在上邊投放勝負手正合時宜;如此,本局勝負之路還很漫長。
當黑35刺時,白36是防守的筋,曹九段擅長近身肉搏的風采躍然于盤上。至白42為止,白棋獲得安定,即使舍棄24以下三子也無關緊要。

進行到白48,白上方地盤已堅固,黑方形勢已非。
白50托是收束定型的手筋。
實戰終結圖:至白8定型,白上方終于實地化。

黑9應先在58位夾,以下白A、黑57、白B、黑C、白D之后,黑再走9位。
白方走到10位小尖,已勝定。
本局結果:共178手(即本圖第78手),白中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