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逆轉(zhuǎn)
作為日本棋界的三太冠之一的名人戰(zhàn)挑戰(zhàn)賽剛剛戰(zhàn)罷最后一局,張栩在3:1領先的情況下,被昔日苦手高尾紳路連扳兩盤,最終在第七局有驚無險地擊敗對手,而商尾最終也未能上演大逆轉(zhuǎn)的好戲。相比一些一邊倒的比賽,這種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的對局更能吸引觀者的眼球。如同在2005年的歐洲冠軍杯決賽,利物浦在0:3落后的情況下,最終上演翻盤好戲,6分鐘連扳3球最后點球絕殺AC米蘭,捧得冠軍杯的同時,也讓這場比賽成為冠軍杯52年里最經(jīng)典的一場決賽。在圍棋大賽中這種場面也屢見不鮮,有的甚至影響到了圍棋的發(fā)展,讓我們來一起回味這些經(jīng)典的場面吧。

1、曹天王揚名應氏杯:1989年的第一屆應氏杯,是應昌期老先生特意為聶棋圣量身訂做的一項世界大賽賽事,當時聶棋圣在中日擂臺賽刮起一陣旋風,所到之處,日本高手無不俯首稱臣。于是應老先生推出這項賽事,就是希望聶棋圣也能成為世界棋戰(zhàn)的冠軍。本次比賽,聶棋圣果然“如愿以償”地殺人決賽,并以2:1領先對手曹薰鉉。然而曹九段并未就此放棄,而是連扳兩局,最終3:2逆轉(zhuǎn)聶棋圣,奪取了冠軍。而韓國圍棋正是憑借這一冠走上了復興之路,并開始在世界棋壇與中日兩國抗衡。
2、小林光一絕緣本因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六大超一流交相輝映,趙治勛和小林光一更是其中的霸者。兩人奪冠軍如拾草芥,日本幾大頭銜戰(zhàn)冠軍基本被二人瓜分。然而小林光一雖然奪遍了所有頭銜,卻始終未曾染指本因坊。而其時的本因坊頭銜者正是斗魂趙治勛。小林光一曾于1990年到1992年連續(xù)三年挑戰(zhàn)趙治勛,其中在1992年更是3:0領先趙治勛,然而頑強的趙治勛硬是連扳三局,最終在決勝局上演了驚天大逆轉(zhuǎn)。小林光一功敗垂成,從此退出了本因坊戰(zhàn)舞臺。
3、李昌鎬,韓國鐵大門:在農(nóng)心杯歷史上,韓國隊8次出征,7次奪冠,這其中作為主將的李昌鎬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他幾乎每一屆都要面臨2人以上的挑戰(zhàn),除了在第7屆憾負老虎依田紀基,其余保持全勝。其中,他在上屆農(nóng)心杯連挑中國的雙子星孔杰、古力,讓后者賽前的豪言成為笑語。第6屆,他更是以一敵五,擋住了中日高手的連番轟炸,力挽狂瀾。因此也被人戲稱為鐵大門。
4、小李甘拜下風:2001年,年輕的李世石風頭正勁,挾頭一年創(chuàng)紀錄的32連勝,他一鼓作氣闖入世界LC,杯棋王賽決賽,等待他的正是當時的世界第一人,石佛李昌鎬。不過年輕氣盛的小李一點沒有怯意,當時面對別人“李昌鎬二世”的稱贊,他毫不在乎,并下定決心扳倒李昌鎬這個高手。果不其然,2:0,兩個完美的中盤勝似乎預示著他將取代李昌鎬“世界第一人”的位置。然而他忽視了石佛反擊的力量,以及殺熟的本事。后三局,石佛上演了驚天大反擊,連扳三局,硬是從小李的手中把獎杯奪了下來。經(jīng)此一役,小李徹底甘拜下風,以后只要面對“世界第一”的詢問,他都首推李昌鎬。
圍棋事典(二十四)
24、日本棋院

1971年新的日本棋院在市谷落成,從高輪將本院遷到千代田區(qū)五番街。
在東京有現(xiàn)在的本院和1954年八重洲圍棋中心兩處;在千葉省有圍棋職業(yè)棋手培訓中心(即千葉圍棋研修中心);在大阪有關西總本部、名古屋有中部總本部。這些地方的圍棋活動基地,對圍棋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另外,還先后建立了北海道本部、九州本部等,還在各省建立了省本部、支部聯(lián)合會。
1982年成立了國際圍棋聯(lián)盟,事務所設在日本棋院,主管世界各國的加盟組織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時還主辦世界業(yè)余圍棋選手(即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
日本棋院還在南美本部(圣保羅)、歐洲圍棋文化中心(阿姆斯特丹)、美國西部圍棋中心(西雅圖),以歐洲圍棋文化中心為基點、在海外組織圍棋文化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