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師:你好!
我今年已經76歲了,老伴去年得腦溢血去世。我就一個女兒,研究生畢業后到北京進了電臺工作,今年剛剛結婚。我一個人住在石家莊,整天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身體也不是特別好。我住在五樓,上一次樓得歇上兩三次。
一個人住著感覺非常寂寞。我就盼著女兒來電話,她的一舉一動都牽著我的心。女兒也不放心我,她和女婿總是讓我把石家莊的房子租出去,到北京來和他們一起過。為了這事,我心里可費躊躇了。如果真和他們住在一起,時間長了,女兒就算習慣我,女婿也未準見得能容我。如果讓我一味地牽就別人,我也不舒服。女兒他們買的是一單元一居室的復式結構,就算小兩口住在樓上,讓我住樓下,房子也夠緊的。萬一有了孩子,地方小,更容易磕頭碰臉的。
也有人給我出主意,在孩子住房旁邊再租一個住所。可是,我石家莊的房就算租出去了,也未必夠在北京租一個一居室的租金。住的不如我原先的房寬敞,還得每月往里貼錢,有這個必要嗎?我覺得花錢還是次要的,關鍵是我在原來的地方住慣了,這里上下左右的街坊都熟。早上我們有一群老姊妹一起跳扇子舞,晚上,我們一塊溜彎兒,有時候還一塊兒玩玩牌,打打麻將。如果我來北京,誰都不認識,把我關到高層樓上,一個人白天待一天,還不悶死我。
有人說,如果有合適的,讓我再走一步。我絕對不會這么做。都什么歲數了,讓人笑掉大牙。再說這個年紀誰能包容誰呢?也有人說,現在不少人都進敬老院,倒不如把房子租出去,也去敬老院?我還真的動過心。可又怕敬老院不好,在那兒住不慣,來回折騰,還不如一個人在家呢。真是左右為難。很想聽聽您的意見,人老了,該怎樣安排自己的生活?
湘蕓
湘蕓大姐: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一個人當面對幾種選擇的時候,總會猶豫不決,總希望選擇一個最佳方案,這是人之常情。你別太過憂慮,你畢竟不是過不下去,而是希望過得更好。我想現在最要緊的是把所有的利弊想想清楚,比較選擇一個最能接受的方案。
就拿到北京來說,肯定有有利的一面。在女兒身旁,彼此照應。這份交流不是電話能替代的。況且她若真是懷孕,你可以給她做一點她想吃的東西,在生活上照應她,這是你們母女都想要的。當然是不是住進女兒的家里,這要看你們的條件。如果你石家莊的房租與北京能租到的房子相差不多,你與女兒又能靠得較近,這是最為理想的。因為無論是您,還是女兒一家,都需要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完全黏在一起,時間長了的確容易發生磨擦。當然這個前提是能不能在女兒家附近租到一個合適的房子,不試怎么會知道呢。您不妨先到女兒家過上一段,體會體會,找找感覺,找一找在北京生活的可能性。興許你會結識一些女兒家附近的老年人,慢慢融進他們的生活。
對老年再婚的看法,我和您不同。無論多大歲數,也沒有什么可以被人恥笑的。老年再婚的目的,我想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快樂,更充實。我并不是說你一定要再走一步。又不是活不下去,居無定所,食不果腹,沒有必要一定要再次締結婚姻。但是,自己也沒有必要放棄獲得幸福的權利。無論您在哪里,北京,石家莊,甚至是在火車上,在一切您所到的地方,如果您遇到一個讓您產生一份特殊感情的人,您就有權按自己的愿望辦。這與別人無關。
至于老年公寓,情況也不大一樣。未必能一定合乎您的要求,但也不一定與您的要求相距遙遙。不要破釜沉舟,一定如何。先不著急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有合適的,想試就試一試。住不慣再退回來。人老了,無論怎么選擇都要有一個隨遇而安的心態,有對別人的寬容和理解。這樣自己才能過得快樂些,也讓兒女少一些擔心。您說呢。任何一份選擇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只要自己高興,就是最好的選擇。這個說法不知您是否能認同。供您參考。
丁寧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