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悅:我在移動擊球時重心總是不穩定,不是后仰了就是彎腰了,如果不跑,在原地擊球就沒有這些毛病,請問這是什么原因?
高:這跟重心不穩定關系不是很密切,記住一點,擊球盡量保持軀干直立,高低可以通過蹲下或者跳起來完成。至于在移動當中老失去位置,那是人,球拍、球的空間感覺還沒有建立。我的建議是不要急于求成上場隔網對打,這個時候要進行多球練習,多積累人和球在一起的時間,然后在對面半場放一個標志物,標志物由大到小,一開始可以放大的球包,只要能打中目標慢慢就能豎立信心。通過這樣的多球練習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段彌鴻:擊球點老靠后,或者老覺得沒時間擊球,這是什么原因,應該怎么改變呢?高:看你描述的情況,可能你的問題出在了步法上,網球場有一條法則,不要在退步中擊球。如果在后撤的過程中擊球,首先發力就是個問題,其次步法也是跟正常擊球相反。那擊球點靠后或者擊球時間不充分那就在所難免了。建議多看看高手的比賽,像納達爾,他的站位就離底線特別遠,目的就是去迎前擊球。如果你現在的站位在底線附近,下次打球時就干脆往后撤一米,有了更多準備時間,你的擊球點就可以調整過來了。
李莎:我是一個初學者,最近請了一個教練,他扔過來的球和用拍子喂過來的球我老是接不到,教練也快崩潰了。是不是我完全不適合這項運動?
高:千萬記住,網球沒有學不會的。像你遇到的情況,以我的經驗看,更多的是教練的原因。面對初學者,教練員應該從易到難,先帶著學員熟悉球的彈性。大小以及飛行速度,然后再采取原地喂球。讓學員體會球拍擊球的感覺,之后再開始拋球、用球拍喂球……記住,如果這個教練沒有耐心這樣循序漸進的指導。那還是趁早炒他魷魚。
不會武功:上周我跟一個新球友打了一場比賽,在比賽中發現我的反手(雙反)很難處理對方外角強烈的側旋發球,不是打得特別高就是接得特別離譜,請問面對側旋很重的發球,我該怎么應對?
高:如果對手的發球側旋非常重,有兩個辦法應對。一種是積極的應對辦法。那就是提前做準備,在站位時多往外角挪一些。雙反由于握拍的原因,接往外的側旋是比較吃虧,因此在來不及的情況下不要刻意地將整個隨揮動作做完,左手盡量往前推拍,讓拍頭往回壓。還有一種辦法比較被動,就是用下旋球來抵消對手的側旋,這樣只能是一拍防守。
虹虹:我的反手是個劣勢,在用反手進行擊球時,往往在思考到底采取大力抽球還是削球過渡時錯過了最佳擊球時間,請問我在什么情況下該削球,什么情況下該抽球?
高:一般來說,除非你手感超好,削球是你的絕活,那反手使用削球沒問題。更多的情況下削球只是一種變化,面對對手打得比較開的球和特別低的球,用削球來過渡。如果是單反握拍,那么對手的回球比較高,也得采取削球的應對辦法。
至于說抽球,如果對手上網,那就必須搏殺一把,削球一般只能被動挨打。另外還有就是覺得自己下一拍肯定沒戲了,這時狠狠地來一拍,打中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