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提到邁克·米勒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表情,緊鎖眉頭呈沉思狀,他們會突然說:“哦,邁克·米勒,我聽說過。”然后會接著說:“好像打得不錯。”然后繼續說:“他是在步行者還是尼克斯。”
的確,人們對邁克·米勒的印象始終都難以清晰。很難想像一個把最佳新秀和最佳第六人獎杯分別攬入懷中的人物卻始終都這樣不紅不紫。就連邁克·米勒能夠進入美國國家隊都遭到了人們的質疑,其實在夢七名單未公布之前,人們早已經把米勒排除在外。同樣和邁克爾·里德一起作為外線射手被征召入伍,而里德卻在美洲杯上名聲大震,紅透半邊天,邁克·米勒卻在美國國家隊的首秀上得到13分后就開始銷聲匿跡。
很多人都以為是米勒的安靜和不爭名利使得他很少曝光于鎂光燈下。其實是因為他生長的環境影響著這個白人青年。米勒的身上有著濃厚的美國中西部風情。他出生在位于南達科他州的米切爾城,就是這座只有14000多人的小城和美國中西部廣闊荒涼的土地,造就了米勒沉穩的性格,然而這種沉穩也成為了一個優秀射手必備的素質。
父親湯姆·米勒引領著米勒走上籃球這條道路,湯姆作為一個曾經的大學球員,給了米勒籃球的血統。在米勒只有5歲的時候,父親湯姆就在自己車庫的通道外裝上了一副籃筐,而這個光禿禿的籃筐也就成了米勒籃球夢想的開始。每天米勒就在這個光禿禿的籃筐下練習著投籃,風雨無阻。還好,這種狀況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等米勒慢慢長大之后,他就可以在父親擔任行政長官的高中球館中繼續自己的籃球夢。每天米勒的生活又從球館地板摩擦的吱嘎聲中悄悄度過。就這樣米勒在這片淳樸的美國中西部地帶逐漸地成長起來,而他的籃球技藝也逐漸純熟,并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但是米勒依然如小時候一樣安靜沉默,所以父親也從來不擔心他會惹出什么禍端,于是湯姆放心地把球館的鑰匙交給了兒子,畢竟湯姆已經老了,他已經不能總是帶著兒子去球館打球了。
在高中打球時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了米勒“麥粒兒”的綽號,人們開始有這樣的遐想,南達科他州這塊貧瘠的土地將要有一顆籃球新星冉冉升起。的確,人們沒有估計錯。高中畢業后米勒被佛羅里達大學選中,度過漫長的新生賽季,米勒在二年級開始爆發,這個瘦瘦高高的年輕人帶領佛羅里達大學沖進了2000年的NCAA冠軍系列賽,可惜最終負于密歇根州立大學。在1999—2000年的大學籃球年鑒上米勒的大學教練如此評價邁克·米勒:“他可能無法成為第二個“大鳥”伯德,可從他身上真的可以看到伯德的身影,而且,只要有他站在球場上,他就可以讓他身邊的隊友變得更好。”憑借這一年的優異表現,米勒決定參加NBA選秀,事實證明米勒選擇的正確性。大家都知道2000年的選秀在NBA的歷史上可以說是相對較差的一代,這也同樣保證了米勒進入樂透區的可能性。于是米勒在首輪第五順位被魔術隊選中。
在邁進自己職業生涯的首個賽季里,米勒是惟一一個保持82場全勤的新秀球員,場均11.9分4個籃板球的成績使得米勒不聲不響地摘下當年最佳新秀的桂冠。當時魔術隊的主教練里弗斯這樣評價米勒:“這個獎項非他莫屬,當我們在夏天里考察他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射手,可是我們根本不知道,他是具有如此的競爭性,更不知道,他居然對籃板球有如此的控制能力。而且看起來,他似乎是我們最好的傳球手,他的防守也很好,這樣一個年輕人,讓人實在太滿意了。”在賽場上實實在在的米勒與當時魔術隊的當家球星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米勒的沉默寡言和不爭名利的性格也得到了隊友的好感。雖然球隊始終難以突破首輪魔咒,但這一切的壓力都不會壓在米勒的身上,他只是努力地完成比賽,平靜地過自己的生活。但好景不長,球隊為了尋求變化,只能選擇送走米勒。也就是這時米勒才真正地體會到職業體育的殘酷,即使是球隊的二號得分手,也隨時會成為球隊運作時的一枚棋子。但是米勒還是選擇安靜地離開,雖然離開好友麥迪讓米勒郁悶了一段時間,但是作為一名職業球員的米勒非常明白,幫助球隊不斷地取得勝利才是自己最應該做的。
米勒在灰熊經歷了一段灰暗的時光后慢慢的適應了球隊的節奏,同時適應了自己第六人的身份。于是他開始為球隊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同時在協調球隊進攻的環節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且米勒對沖擊籃板球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2006年1月10日,面對國王拿下21分10助10板,完成職業生涯第一次三雙;2007年1月5日對波士頓凱爾特人,拿下職業生涯最高14次助攻;2007年2月21日,對金州勇士27投16中砍下職業生涯最高的45分。一切都顯得無聲無息,我想沒有人會像記得詹姆斯的每一次紀錄一樣記住米勒的表演,但是一切卻真實的存在。也就在2005-06賽季米勒榮膺最佳第六人的稱號,這也算是給在季后賽中未獲一勝的灰熊些許安慰。
還記得米勒只是穿著一件襯衫接過大衛·斯特恩手中的最佳第六人獎杯時的情景嗎?他完全不在意松散著紐扣的袖口,似乎這個獎項完全沒有命中一次三分球給自己的刺激來得過癮。米勒也只是把自己得到的最佳新秀獎和最佳第六人的獎杯放在自己的收藏室里,而不是擺在客廳上做為來往觀光客的談資。米勒的低調讓人們忽略了他職業生涯近五成的命中率,以及在三分線外保持的四成以上的準度。米勒曾經的隊友巴蒂爾,這個以防守見長的家伙這樣贊嘆米勒:“如果你給他一厘米的空間,他就會讓你付出沉重的代價。”的確,米勒高效率的外線投籃是任何一支NBA球隊的噩夢。同樣他的低調處事又是每個球隊都想得到的角色球員的典范。
可是米勒真的很容易被人們遺忘,你知道媒體總是喜歡在明星的口中聽到意想不到的爆料,可是米勒面對媒體時總是很安靜,甚至有些靦腆。他從來都沒有張揚的動作,最多也只是略微抬高向球迷致意的手臂,然后就是匆匆地離開,他像是在有意地躲避這一切。甚至于在比賽過后通過球員通道時,米勒也不像其他NBA球員那樣大搖大擺地走在通道的中央,他只是像一個過路人一樣走在通道的最邊上。
也許,邁克·米勒永遠都不會像超級巨星那樣大紅大紫,但是他低調的為人方式。以及飄逸的長發都會在球迷的心中扎下堅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