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位主教練都有自己的打法和戰術理論,但是如果沒有完備的助理教練體系,再好的教練也會一事無成。這就是為什么一支球隊更換主帥后,球隊的助理教練往往也得進行重新“組閣”。比如今年夏天火箭隊聘請新任主帥阿德爾曼后,同時又簽下四名新的助理教練,其中三人都曾是阿德爾曼在國王隊的助手,可見助理教練是幫助主教練能否在新賽季貫徹自己打法的關鍵。
比賽反映訓練效果,訓練效果直接影響比賽,為此NBA聯盟十分注重對球員的訓練管理,顯然這需要靠教練組成員的通力合作才能得以實施。顯而易見,強大的教練班子,通過分工合作,才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提高球員各個方面的技戰術水平和維持良好的球隊運營;另外一方面,由于有那么多助理人員的存在,主教練可以從日常繁瑣的細節工作中脫身出來,將精力集中在球隊戰術的制定和實施,以及研究對手的身上。
史上最龐大智囊團
一支NBA球隊基本上會有若干名助理教練輔佐主教練,這些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比如說會有進攻端教練、防守端教練和內線球員訓練教練等等。當然許多球隊還會根據不同的情況聘請些特殊的教練,像奧尼爾就曾被球隊專門聘請的罰球教練指導過罰籃,當然這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效果。助理教練中會有一個人是首席助理教練,如果主教練在比賽中被裁判請出場,他會臨時擔任主帥的角色,甚至是主教練被總經理炒了魷魚,他也有很大的機會被扶正。一支球隊配備如此完善的教練體系,某種程度上也是更加有利于考察主教練的儲備人選,從而降低更換主教練的風險。
2005年3月19日,“小將軍”艾弗里·約翰遜接替主動讓位的老尼爾森成為小牛隊主教練,他的智囊團不但包括其他五位助理教練,還有五位專門負責訓練的教練(訓練師)。另外老尼爾森還是這支球隊的顧問,雖然他基本上不會出現在訓練場上。這樣的教練組陣勢是NBA歷史上最為壯觀的,約翰遜也開玩笑說:“這讓我需要更加小心,我可不愿意在球場邊跟他們其中某位系著同樣的領帶,但要避開他們所有人的領帶。幾乎是不可能的。”以“銀狐”哈里斯為首的助理教練組是“小將軍”能在執教后首個完整月份(2005年4月),首個完整賽季(2005-06)就獲得最佳教練的重要原因。
約翰遜當然還要感謝個性老板庫班,雖然他經常口出怪論而遭到聯盟的罰款和對手的反感,但你必須承認他是聯盟中最不惜金錢為自己的球隊添置所有成功元素的老板。不僅僅是在球員轉會上無視奢侈稅,在教練員的配置上,庫班也極盡“奢華”之能。
雖然小牛隊2005-06賽季和總冠軍擦肩而過,上賽季更是經歷了首輪出局的陰影,但沒有人否認這個團隊是成功的。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約翰遜接手球隊后,小牛隊在常規賽取得了79%的勝率。還有哈里斯今夏合同到期后,受到多支球隊的邀請,以及另外一名助理教練文森特受到山貓隊小老板喬丹的青睞,正式成為下個賽季山貓隊的主教練。喬丹顯然是希望他能成為聯盟的下一個“小將軍”。
“馬刺系”盛行聯盛
過去九年,馬刺四奪總冠軍,這讓很多球隊看到了成功的捷徑——挖馬剌的墻角。馬刺隊的助理教練、球探甚至是錄像分析師都成為其他球隊爭相搶奪的人才,“馬刺系”已在聯盟形成氣候。
出自馬刺的教練和決策人員如今似乎成了NBA的一種新流行,據統計,目前其他NBA球隊的教練組和管理層中有將近十人出自馬刺,還有20多人以各種身份流散聯盟。你恐怕不相信,連76人的主帥里奇斯和快艇的主帥鄧利維也能和馬刺隊扯上關系。
騎士隊上賽季闖入總決賽,意味著他們復制馬刺隊的策略已經初步得到成效。今年夏天,又有一支球隊打上了深深的馬刺烙印。薩姆-普萊斯蒂(原馬刺隊副總經理),他在6月7日被超音速隊挖走,成為該隊總經理。普萊斯蒂隨后就任命馬刺隊主教練波波維奇的第一助手卡萊西莫為超音速隊的新任主教練,加上去年夏天入主超音速的老板科雷·本內特(以前曾是馬刺隊的股東之一)。由馬刺隊制造的西雅圖管理層“三駕馬車”浮出水面。超音速隊也成了繼騎士和太陽之后,擁有“馬刺嫡系”成員最多的NBA球隊。
波波維奇定清楚馬刺日后的奪冠路上也許會又多了個絆腳石,超音速隊如此興師動眾,照搬馬刺戰術已經不容更改。雖然他昔日的助手麥克·布朗和漢克·伊甘并沒有在今年的總決賽給他帶來麻煩,但波帥也不是沒吃過這方面的苦頭。小牛隊在2005年從馬刺隊挖來了助理教練喬·普倫迪。后者以錄像指導員的身份加入馬刺,并在2000年的時候被提拔為馬刺隊的助理教練。普倫迪為小牛隊在2006年季后賽“牛馬大戰”中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小將軍”約翰遜也承認這一點:“我在馬刺隊打球時就認識喬。我們希望能在防守上有更好的表現,所以我們需要喬這樣的在優秀的防守球隊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教練。特別是現在跟馬刺隊比賽,他能給我們很多幫助,這是毫無疑問的。”